- 北京服装学院是一所有着深厚家国情怀和鲜明办学特色的时尚高校。学校前身是1959年2月创建的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2月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公办服装高校。1998年,学校划归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转为艺术院校,2020年明确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学。 详情
您的位置: 首页 > 院系速递
- 我院举办中国文学外译专题学术讲座
- 2018-11-14
- 来源:语言文化学院
- 作者:张慧琴
- 编辑:宋冰滢
- 阅读次数:
-
11月13日下午,在语言文化学院邀请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兼任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央文献研究基地客座教授的翻译学博士马世奎教授,在5号楼705教室做《中国文学外译:晚清和民国时期的经验》的学术讲座。
马世奎教授是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完成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出版了专著《中国当代文学翻译研究1966到1976》和《塑造自我文化形象——中国对外文学翻译研究》,并在《中国翻译》等刊物发表论文约三十篇。
本次讲座,马教授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途径,国内国外学者对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研究方法,特别是海外学者以及中国本土学者在国际化视角下的对外翻译贡献,针对中国对外文学翻译传统给予了扫描性的全面介绍,结合晚清和民国时期对文学翻译的理念及其当下意义给详细的阐释,并对英语强势地位及其背后的原因和结果给与详细的分析。指出了英语与其他语言互译的不平衡性,许多国家都强调送出本土文学,以及各个文学的外译都不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同时,马教授还从形象学理论阐释了文化翻译的作用,以译作接受的情况为参照,综合表明效果明显低于预期,我们的慷慨赠与没有获得目的文化同样积极的反应,并针对走出去的层次,从走进外语走出国门,走进国外图书馆资料室走进小众群体,走进大众群体等角度给予阐释。同时以陈季同的《中国人的自画像》为例,翻译加创作的翻译方式指出了翻译主体加翻译方式,并针对外译作品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解决方案包括匡误和纠偏,诉求的表达,补白和刷新,对重塑中国形象给予指导。马教授最后提出:文学翻译应该是有尊严的实现文学和文化走出去,避免过度的文化焦虑,也避免运动式促销式的做法,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塑造中国文化的形象。马教授的讲座信息量大,涵盖面宽,指导性强,其重塑中国新形象的研究观点已经成为学界探索翻译研究的新方向之一。
相关新闻
重要通知
- 关于2024年申请增设新专业的公示
24-08-25 - 关于开展2023届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的通知
24-04-02 - 北京服装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3-12-29
北服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