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装学院是一所有着深厚家国情怀和鲜明办学特色的时尚高校。学校前身是1959年2月创建的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2月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公办服装高校。1998年,学校划归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转为艺术院校,2020年明确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学。 详情
您的位置: 首页 > 北服新闻
- 北京服装学院线上课程作品展掠影(二)
- 2022-12-16
- 来源:教务处
- 作者:崔胜丹、张乐、章美薇
- 编辑:宋冰滢 董雨浓
- 阅读次数:
-
线上课程作品展作为创新线上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得到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在此从已上线的课程中精选部分分享给大家。从这些教学过程和学习成果中,我们能够看到老师们对教书育人的潜心思考,同学们对设计艺术实践的用心探寻。这既是教学、创作、实践成果的汇报,也是师生交流学习、互鉴的平台。
《女装创意综合设计》
课程简介:
《女装创意综合设计》 为服装与服饰设计(女装方向)本科的学科专业必修课及特色课,也是该方向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创意对于设计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理解设计大趋势下女装设计的特点,学习女装创意设计的方法和过程,提高从灵感调研到成衣设计和制作的综合设计实践能力。该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环节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该阶段的学习引导学生完成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个人主观认知经验物化”阶段的设计实践,并为后续如何将个人“设计认知感受”上升为“认知体验与受众群体共鸣”打好基础,是女装设计进阶性课程规划的第一阶段。
参展学生:
尹思媛、徐晟源、付玉、何恬恬、毛圣雯、赵海怡。
专业(方向):
服装与服饰设计(女装方向)
课程特色与创新:
《女装创意综合设计》课程是该方向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训练“个人主观认知经验物化”的设计实践,是女装设计进阶性课程规划的第一阶段。
《面料设计与应用》
课程简介:
本门课程是艺术与科技专业本科二年级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面料设计思路与面料改造方法,了解目前面料设计的发展状况,认清设计思路与设计过程、设计过程与设计应用、设计应用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使学生通过此课程完整地认识面料设计方法的全过程。同时,课程中还将以实践辅助理论的方式教授学生基本的面料改造思路及方法,使今后的专业设计更加切合实际地表现出来,为今后的专业设计课以及相关课程打好基础。
参展学生:
张雨柔、郭一睿、陆锦楠、楊舒瑩、鲍娟、杨凤琪、李研、周晓怡、姚文睿、李欣语、谢伊莉、陈仕轩、李英姿、马林、贾琳琳、段煜、梅梦茹、刘治瀚、余可菲。
专业(方向):
艺术与科技
课程特色与创新:
《面料设计应用》是艺术与科技专业本科二年级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门课程中既有关于面料设计相关技法的讲授,也包括与之相关的设计方法与创新思维的训练。因此,在本门课程的课程展览中,学生们不仅上传了最终作品图片,还有整个设计过程的记录与展示,包括主题调研、面料小样实验过程与设计思路的梳理等。
设计不等于“画图”,特别是对于艺术与科技专业同学们来说,好的设计灵感,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动手做出来的。例如张雨柔同学的作品,以中国古典山水画为主题,提取了“山”与“云”作为设计元素,将传统古典元素与现代时装气质相结合。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张雨柔同学做了大量的面料小样实验,通过尝试不同质感的面料组合,结合褶绣工艺,对传统绘画山与云的意向之美作出新的时尚诠释。
《海报设计》
课程简介:
本课程结合现代视觉设计应用环境与技术趋势,以海报历史与原理为基础,兼顾设计方法的引导,组织、启发学生对海报设计的认识与发现,并结合训练保持对视觉语言综合设计运用的培养,引导学生理解海报的价值:传递信息。课程内容涉及近代中外各国的海报历史及其风格迭代,在视觉迷思中理解当下并学习经典与当下流行的视觉形态与信息传达方式。承接前期的图形创意设计课程,也为后期的《动态海报设计》 课程奠定基础。
参展学生:
熊杰立、赵佳荻、王心悦、黄舒婧、陈凯昕、沈艾香、李宜珊、范志玲、赵健彤、沈馨、谯永新、赵海钧、王怡宁、李昊晨、彭钰婷、彭汉婷、吴乐仪。
专业(方向):
视觉传达设计 字体与图形设计方向
课程特色与创新:
本课程结合现代东西方海报发展历史以及经典作品勾勒出法国、波兰、德国、瑞士、美国、日本等国家以及中国本土现代海报发展趋势,为学生架构起世界海报的发展现状。课程以海报的历史、理论与设计方法为基础,以人为本,关注生活,以“设计关怀”思想为主旨。同时,以形成个人设计方法为目标,精益求精,专注于信息与图形&图像的视觉转译、塑造与艺术表达,旨在利用原创以及多样化的形式语言构筑起个性化的设计表达。通过海报的设计,能够传递有立场、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并为未来解决真实语境下复杂与棘手的设计问题打下基础。最终在培养具有设计责任、利用专业促进视觉传达本土化沟通的可持续设计人才的教学培养目标中产生积极作用。
《数字生活方式4》
课程简介:
《数宇生活方式4》 是数字生活方式专业方向二年级下学期的专业主干课程。课程主题聚焦全球尺度下的生活方式设计,涵盖服务设计、智能硬件设计、信息服务设计、居家服务硬件与软件设计。在元宇宙概念的普及下,本课程围绕元宇宙空间、虛拟模特、数字服装造型等概念,全方位阐述当下数字生活中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应用场景以及市场需求。
参展学生:
第一组:李良斌、辛佰齐、陆星竹
第二组:梁哲龙、王安廷、武康辰
第三组:谢佳薇、舒科科、雷羽恬
第四组:宋浩、王辰雨、彭乐彤
第五组:杨怡凡、张贵红、张可俐、周子玉
专业(方向):
数字媒体艺术
课程特色与创新:
数字时尚时代已到来,生活各领域在时尚科技的助推下发生重大变革。本课程传授未来生活中与时尚设计有关的新术语与核心知识,让学生们认识到数字时尚对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透过媒体科技的应用,进一步提出具备未来感的时尚设计原型。品牌争相在数字时尚的领域中拓展业务,例如数字秀场、数字时装周、品牌虚拟偶像设计、与虚拟偶像合作商业广告、线上VR商店等,使时尚产业迸发出了更多的可能性,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本课程共有14周,其创新点在于定义了数字时尚领域中的三个大方向:数字时装设计、数字空间设计、数字时尚品牌营销。将理论结合实践从简到难分三阶段循序渐进,首先课程中理论讲授部分在于阐明时尚媒体技术的产生与人们设计需求间的关系;其次学习最新技术和工具设计并产出成果;最后将服装品牌的数字化设计与数字化营销方案适当融合,从而发掘商业机会,并基于合作的时尚品牌提交数字设计原型与方案。
研学共进,凝心聚力;云端课堂,深耕细植。教与学扎实开展,教与研有序并进。更多精彩内容请搜索微信小程序“北京服装学院在线课程展”,与北服师生交流互鉴,领略课堂教学探索的有益成果。
相关新闻
重要通知
- 关于2024年申请增设新专业的公示
24-08-25 - 关于开展2023届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的通知
24-04-02 - 北京服装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3-12-29
北服视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