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装学院是一所有着深厚家国情怀和鲜明办学特色的时尚高校。学校前身是1959年2月创建的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2月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公办服装高校。1998年,学校划归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转为艺术院校,2020年明确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学。 详情
您的位置: 首页 > 北服新闻
- 崇礼致新,向美而行 | 北服设计助力孔子博物馆书写文化“两创”
- 2023-12-11
- 来源: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 作者: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 编辑:于思佳
- 阅读次数:
-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北京服装学院助力孔子博物馆设计“礼、乐、歌、舞”服装,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3年3月,北京服装学院与孔子博物馆开启战略合作,双方以关于高等教育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馆校专业和资源优势,务实推进各项合作。由中共曲阜市委宣传部支持,孔子博物馆委托北京服装学院进行“礼、乐、歌、舞”服装设计研发。在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统筹安排下,刘卫教授师生团队赴“孔孟之乡”山东省济宁市实地考察,调研孔子博物馆相关学术文献,与孔子博物馆达成服装设计指导共识:融合传统和现代,以中华文化之美引领礼仪文明新风尚。
本次孔子博物馆服装研发包括佾舞展演服装、射礼服装、乐团服装。北服设计团队经过两个多月学术梳理、设计研究、开发制作,形成以“儒学经典”为叙事经纬,以“时代化、数字化、艺术化”为表现特色,以“崇礼致新、向美而行”为主旨的服装设计。
礼乐歌舞 崇礼致新
佾舞展演服装
8月22日,“江流万古 文润千年——孔子博物馆第五届中华传统晒书大会”在孔子博物馆孔子广场举办,在庄严的佾舞告祭仪式舞蹈方阵表演中,北服设计的佾舞展演服装领衔出场。
佾舞展演服装
佾舞是中国古代集诗、礼、乐于一体的重要礼仪形式,以仁、义、礼、智、信为文化核心,折射出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精神价值。此次佾舞服装设计传承儒家文化特色,在保持传统服装形制审美的基础上,以新技术、新材料、新纹样进行现代化创新表达。
人民日报、新华网、央视频等多家媒体对活动进行直播与报道,近4个小时直播时间里,全网观看量超729万,社会反响热烈。
多家媒体直播报道
射礼为中国古代六艺之一,以礼相待,崇尚德行,讲究平等,饱含中华民族礼仪观念特色。北服设计团队结合儒家思想特色,围绕“射礼之和,人人之和”义理,传承古代射礼服装的整体风貌基础上,结合新技术元素、新时代语境进行功能性、审美性的创新设计。
射礼服装效果图
孔子博物馆社教课程形式多样,射礼作为其研学课程主要内容之一,受到游客、学子们的广泛关注和欢迎。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由北服团队设计的射礼服装庄重又不失现代感,受到研学师生一致好评。
乐团服装
箫韶雅乐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音乐。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孔子博物馆箫韶乐团公开展演获得好评。北服设计的“礼乐出东方”系列乐团服装在笙歌鼎沸之际登场,雅乐新装色彩清丽,以数字化篆体论语文字纹样为设计特色,造型简洁而层次丰富,形成多种演出服饰组合,在古典雅乐与新国风乐曲表演之间灵活切换,体现传统与现代的互动与交融。
“礼乐出东方”系列乐团服装
传承创新 与美同行
此次孔子博物馆“礼、乐、歌、舞”服装设计,以“天、地、人、事、文”五维中华造物哲学为理论指导,形成以“礼”为核心思想、以“乐”为和谐手法、以“美”为新礼追求的中国式礼仪服装设计新范式。
“天、地、人、事、文”五维中式礼仪服装设计理论框架
服装设计糅合现代、新中式、国潮风等特色,形成“明礼修身、和容兴舞”“射礼之和、人人之和”“大道霞光、礼宜乐和”“文质彬彬、崇礼致新”四大主题,涵盖礼、乐、歌、舞四个方面系列服装。
佾舞服装设计以“明礼修身、和容兴舞”为主题,采用中华五色为配色序列,以《论语》文字排列组合设计形成服装云纹图案,选用山东鲁锦设计制作腰饰,并在面料菱形纹样造型中嵌入“孔”字艺术体博物馆徽标,整体设计体现儒学文化、鲁文化、孔博文化特色,兼具传统与现代之美。
佾舞服装设计
射礼服装设计以“射礼之和、人人之和”为主题,马蹄袖以及工字褶裙插片等功能性结构设计提升服装机能性。鲁锦纹样数码印刷在麂皮面料裙片中的应用,则在保留射礼服装庄重质朴之感的基础上增添现代气息。
射礼服装设计
乐团服装设计以“大道霞光、礼宜乐和”为主题,将太阳初升时,漫天霞光的意象转化为具象的中国传统色彩搭配,营造出“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的叙事画面。腰封图案以新石器大汶口礼乐早期彩陶器物纹样为原型,结合汉代凤鸟纹创作,形成孔子博物馆标识艺术新样式。服装整体设计展现“礼乐出东方”的文化美境。
乐团服装设计
北京服装学院设计研发的“礼、乐、歌、舞”服装,助力孔子博物馆文化“两创”取得系列成果,传统优秀文化转化为时代新风尚,彰显新时代服装设计以“文”化“人”的核心价值,体现馆校携手共同谱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积极作为。今后,北京服装学院还将进一步加强与孔子博物馆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领域的合作,发挥设计力、科技力、组织力、传播力优势,积极搭建文化交融的时尚交流平台,以“北服设计”展现中国形象,以“北服担当”传播中国精神,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创新设计贡献北服力量。
服装研发制作单位
昆山泽如时雨服装有限公司 红馆旗袍
北京丹妮时尚科技有限公司
延京纺织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服装生产制作单位
山东迪尚职业工装集团有限公司
威海纺织集团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团队
项目负责人、服装总设计:刘卫
佾舞礼乐服装设计:聂萱、高新钰
佾舞鸣赞服装设计:高新钰、齐飞、李奇、苏雨真、孙紫扬
射礼服装设计:聂萱、高新钰、张靖暄
乐团演出服设计:张靖暄、邓丽元、李雨婷、魏昱、马依依
文稿:孙紫扬、李奇
相关新闻
重要通知
- 关于2024年申请增设新专业的公示
24-08-25 - 关于开展2023届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的通知
24-04-02 - 北京服装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3-12-29
北服视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