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北服新闻

字号: A A A

  • 媒体北服 | 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北服设计研发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系列制服及“战衣”
  • 2021-11-22
  • 来源:党委宣传部
  • 作者:党委宣传部
  • 编辑:宋冰滢 李冰
  • 阅读次数:
  •        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幕日益临近,由北京服装学院设计的系列制服与研发的“黑科技”冬奥“战衣”成为大家目前关注的焦点。以下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央视频进行的专题报道。

      

    CCTV-13《冬奥来了》专题报道——

    冬奥制服展示中国意境 科技赋能“战衣”

      

     

      不久前,北京2022年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工作人员、技术人员、志愿者系列制服正式发布。作为冬奥会形象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制服以整体的气质,传达出奥运工作者和参与者的精神风貌,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这些从600多套设计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制服装备,前后进行了8轮版型优化,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山水画与长城形态以及冬奥会核心图形的雪山途径。系列制服的设计师贺阳是北京服装学院奥运服饰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也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制服设计者。2008年盛夏,承载灵动祥云图案的夏奥制服,成为许多国人对于奥运的记忆。从夏奥到冬奥,奥运制服既要有一脉相承的设计原则,也要依据冬季项目的特点做出技术突破和观念革新,体现双奥之城的风采。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奥运服饰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 贺阳

      

      “像2008年核心图形叫祥云,2022年的叫赛区山形。祥云表达了一种祝福、祥和的感觉,赛事山形更有中国山水画的意向,它也能够传达出君子的风格,或者说仁者之风,也是中国人特别喜欢的元素。”

     

     

      早在2019年,由北京服装学院联合清华大学、东华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六所高校以及四家企业,成立国家冬季运动服装装备研发中心,获批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冬季运动与训练比赛,高性能服装研发关键技术项目,让冬奥健儿穿上我国自主研发的战衣,驰骋冰雪赛场,是科技奥运的重点专项之一。2021年3月,9个运动基地的400余名国家队运动员的三维量体工作正式拉开序幕,通过大型测量设备和手持类三维扫描仪,有关运动员的人体关键指标及体型特征被精准记录下来,为冬奥会比赛服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目前距离北京2022冬奥会越来越近,研发团队正在“快、护、暖、美”的理念下,用科技打造运动员冬奥战衣。国家冬季运动服装装备研发中心主任刘莉向记者介绍,以速度滑冰比赛服为例,关键就在于立体裁剪、减阻、适度的压缩效果这三方面。减阻是竞速类项目中“快”的核心,而新型减阻面料的研发少不了科技助力。

     

     

    国家冬季运动服装装备研发中心主任、北京服装学院教授 刘莉

      

      “(速度滑冰比赛服)有56个不同的部件,这个部件上集合着各种裁剪的结构、研发的面料。比如减阻类面料的安放位置以及它的面积大小等等我们都做了非常多的设计,寻找规律并在风洞里面进行长时间的对比测试,最后制作出适合中国运动员技战术特点和体型特征的最新减阻型速度滑冰比赛服。” 

      经过两千多份设计手稿,110多款样幅打板,超过500多小时的风洞测试,如今国家冬季运动服装装备研发中心已建立起完全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运动服装体系,掌握了自己的知识产权。

      

    央视频专题报道——奥运服装要表达文化自信

      

     

      在北京服装学院奥运服饰展厅中,一半的展品都是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博士生导师贺阳教授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设计的火炬接力制服和奥运制服。当年贺阳受邀参加奥运制服设计,一开始她还以为奥运制服就是西装,后来才明白设计奥运制服有许多限制,需要在奥运主图形基础上创作,为奥运相关人员设计赛事的工作服装。

     

     

      贺阳教授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身)服装设计专业的第一批毕业生。在奥运制服设计陷入困境的时候,她去找老校长常莎娜先生求教。2008年北京奥运会系列服装设计用去了贺阳教授两年半多的时间,当时她的儿子还在读小学,她把家门钥匙往儿子胸前一挂,把儿子的伙食交给了院里的饭馆。她说,能吃苦是60年代生人的共性。多年来,她穿行在民族文化研究和奥运服装设计之间寻找相融之道。“奥运服装的设计要有举办国特色,如何表现文化自信变得很重要,同时还要把握变化的流行趋势。”为此,北京服装学院专门成立了奥运服饰文化研究中心,平日里贺阳教授也会带学生下乡采风,调研民族服饰,从中汲取设计灵感和方法。

     

     

      当北京有了再一次拥抱奥运的机会之后,她也在努力成为一个“双奥”人。“冬奥会工作人员制服设计讲究各种功能,也要保暖,只有在种种限制下才能有突破有创新,这可能就是制服设计的一个使命。”看似简单的事做起来往往很难,尤其贺阳教授领悟到,奥运制服要为赛时的工作人员、技术官员,志愿者近三万人服务,这是大众的服装,她需要放下设计师的执念。她说:“首先从设计上来讲,听取大家的意见特别重要。要经得住各种修改,要学会在限制中寻找可能性和丰富性。” 

      今年10月27日,贺阳教授设计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会制服装备正式发布。这套制服融合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冬奥核心图形雪山图景,做到了功能性、民族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她说:“不管是传统文化、传统手艺、传统服饰还是奥运服装,好的设计是用最少的元素做出最丰富的效果。”

     

     

      除了奥运制服,贺阳教授还为2020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设计入场式礼仪服装,还有北京冬奥会相关测试活动或测试赛的颁奖礼仪服装。这些服装上的图案,她都是从传统的文物、瓷器或民族植物上提取的,有些鸟类图形描摹的是北京地区的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