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北服新闻

字号: A A A

  • “科学·艺术·时尚”节 | 非遗体验进校园
  • 2021-10-16
  • 来源:民族服饰博物馆
  • 作者:民族服饰博物馆
  • 编辑:宋冰滢 赵忆
  • 阅读次数:
  •   10月16日,“非遗+生活——非遗体验进校园”活动在北京服装学院7号楼一层展厅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服装学院和北京博物馆学会主办,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奥运服饰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博物馆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承办。

     

     

      本次活动是学校第十七届“科学·艺术·时尚”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场展示了流沙笺、翻花、北京绢人、北京绒鸟(绒花)、鲁班锁等历史悠久又传承创新的非遗项目。

      活动吸引了大量嘉宾关注并动手体验,通过与非遗文化近距离接触,亲身体验非遗工艺品的制作过程,领略了非遗艺术的独特魅力。

      

     

      流沙笺:唐宋时期手工加工纸技艺,具备色笺、花笺、画笺的综合特点,将墨或颜料漂浮在水面上,然后被熟练处理成画,后转移至纸面上,色彩斑斓,图案唯一。

      

    流沙笺

     

      翻花:又名纸翻花、手翻花、十八变化、十八翻等,是我国传统的纸制工艺品,也是老少皆宜的传统益智玩具。

     

    翻花

     

      北京绢人:北京特有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品,以丝绢为主制成人形的民族手工艺品,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北京绢人

     

      北京绒鸟(绒花):北京绒制品起源于明朝末年,清代最为盛行。绒花因与“荣华”谐音,又因其表现形式丰富和工艺精美,迅速成为宫廷贵族们的新宠,又被称作“宫花”。

     

    北京绒花

     

      鲁班锁:也叫孔明锁、八卦锁,是中国古代民族传统的土木建筑固定结合器,也是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的智力玩具。

     

    鲁班锁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本次非遗进校园体验活动,既展示弘扬了非遗技艺,又宣传推广了非遗文化,是学校助益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一次积极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