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装学院是一所有着深厚家国情怀和鲜明办学特色的时尚高校。学校前身是1959年2月创建的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2月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公办服装高校。1998年,学校划归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转为艺术院校,2020年明确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学。 详情
您的位置: 首页 > 北服新闻
- 弘扬发展藏民族服饰文化,一次高水平的学术呈现 ——记“西藏宗教与服饰文化”成果展
- 2021-04-27
- 来源: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 作者:孔旭
- 编辑:宋冰滢
- 阅读次数:
-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保护传承、弘扬发展西藏民族服饰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展示西藏宗教与服饰文化研究成果,4月19日至30日,由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主办,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抢救与传承博士培养项目支持的“西藏宗教与服饰文化”考察研究展览在艺术楼展厅举办。
2019年和2020年秋,刘瑞璞教授带领博士团队成员常卫民、常乐和陈果两度深入藏区东部,进行学术考察。总行程达2835公里,考察寺庙50余座,采访7位高僧,采集宗教服饰信息15余件,参观博物馆2座。在考察过程中,团队克服重重困难,获取了众多极其珍贵的一手信息,据此整理成“成果展”呈现给广大师生,与大家共享“行万里路”的研究成果。
此次展览主要由纪实图片、影像资料和博士课题学术研究阶段性成果组成,展览分为六个部分:佛学院与僧服制度、藏传佛教服饰、苯教与苯教服饰、藏文化学术调查、宗教图符和民俗服饰,其中佛学院与僧服制度是展览的研究成果部分,藏传佛教、苯教的服饰系统以及宗教与世俗的服饰关系是此次展览的主要内容。展览呈现了藏传佛教的首服、主服、配服和配饰,对蕴含深厚历史信息的堆嘎(上衣)、远古风韵的香木塔(下裙)、保留佛衣原始形态的森(外衣)、佛教本土化的典范曲贵(礼服)以及藏地独有的僧服达冈(大衣)等做了详细的考释。此外,展览对宗教图符与民俗服饰作了具体的解读。此次展览是一次对西藏宗教与服饰文化的系统梳理与生动展示,亦是一次对西藏宗教文化和服饰的高水平学术探索,并呈现阶段性成果。
为进一步加深师生对西藏文化的了解,展览期间还举办了一场题为《唐卡图像的象征意义与文化内涵》的专题学术讲座,主讲人藏族罗桑开珠教授是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他用流利的汉语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唐卡的来历、形制、题材和艺术美学内涵等,通过两个小时的生动讲诉激发了学生们对唐卡的兴趣,加深了学生们对西藏佛教文化的深刻认识,使我们读懂了藏传佛教超形体造型与装饰寓意,感悟了藏传佛教文化的审美意趣与深奥的佛学义理。最后以案例形式比较了藏汉佛教在文化融合与造型艺术表现上的异同,为我们更好理解佛教本土化、中国化提供了物质文化艺术样貌,为深入研究藏族服饰文化提供了重要理论参照系和宗教艺术表现样式。
此次展览和讲座作为藏汉文化交流中学术实践与研究成果的生动呈现,受到了师生的高度好评。
相关新闻
重要通知
- 关于2024年申请增设新专业的公示
24-08-25 - 关于开展2023届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的通知
24-04-02 - 北京服装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3-12-29
北服视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