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北服新闻

字号: A A A

  • “2020先进纺织服装材料高层论坛” 成功举办
  • 2020-11-02
  • 来源: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
  • 作者:邝旻翾 刘文 摄影:潘岩
  • 编辑:宋冰滢
  • 阅读次数:
  •   由北京服装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和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承办、北京纺织工程学会协办的“2020先进纺织服装材料高层论坛”于10月31日在北京服装学院综合楼科技报告厅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邀请到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伏广伟教授、浙江理工大学邵建中教授、四川大学金勇教授、江南大学王潮霞教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辛斌杰教授、天津工业大学刘皓教授、苏州大学王丽荣教授、清华大学张莹莹教授、北京服装学院张洪艳教授等国内知名同行做了十分精彩的学术报告。此外,还有来自北京时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顾伟达教授级高工以及其他专家参加。

     

     

      北京服装学院党委副书记倪赛力致开幕辞。他说,北京服装学院一直立足于纺织服装行业,立足于艺术与工程、工科、技术相融合的办学特色,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拓展师生们的学术视野,开阔学术眼界。希望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的师生聚焦纺织服装材料发展的前沿,注重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力争在智能可穿戴纺织品领域取得新突破,贡献新成果。也希望与会领导和专家继续给予北服大力支持与帮助。

     

     

      开幕式后,北京服装学院党委副书记倪赛力与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伏广伟共同为智能可穿戴与特种功能纺织品研究院揭牌。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伏广伟教授发表题为“纺织行业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和发展方向”的主题演讲。我国纺织行业的智能制造进展处于各行业先进水平。近年来,纺织行业涌现出一批践行智能制造企业的项目,包含纺纱、织造、染整和服装各个环节,很多领域都有重大突破。伏教授通过分析几个行业典型的智能制造进展案例,总结了纺织行业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和发展方向,并指出了行业整体智能制造的融合与链接。

     

     

      邵建中教授发表了“仿生光子晶体结构色生色纺织品及其自组装结构的稳定性”的主题演讲,介绍了通过胶体微球自组装方法在纺织基材上构建仿生结构生色光子晶体;通过预结晶液态光子晶体结构的制备及外力诱导自组装方法,大面积快速制备光子晶体结构色生色纺织品;通过交联型核壳结构纳米微球的制备和应用,得到耐摩擦、耐水洗、具有可逆力致变色特性的柔性光子晶体结构生色膜;通过喷墨打印的方式在纺织基材上定位组装构建图案化光子晶体,得到鲜艳明亮的结构色图案。

     

     

     

      金勇教授发表了题为“智能可穿戴材料自修复功能的构建”的报告。金教授介绍了可穿戴智能纺织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人体生理指标监控、电子皮肤、人机交互等;介绍了基于双硫键、亚胺键和硼酸酯等动态共价键和氢键、金属配位键等非动态共价键的室温自修复材料,并对自修复功能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王潮霞教授发表了题为“智能变色纺织品研究进展”的报告,介绍了智能变色纺织品的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光敏刺激响应、温敏刺激响应、湿敏刺激响应、电刺激响应、pH刺激响应变色纺织品的智能响应原理、制备方法及相关应用。最后,王教授提出智能变色纺织品还需要在柔韧性、灵敏度、导电性、变色性能以及光学对比度等性能方面进一步提升。

     

     

      辛斌杰教授发表了题为“纤维材料表面金属化构筑与柔性导电纺织品的开发”的报告。辛教授介绍了表面磁控溅射技术的原理及设备,并重点介绍了利用磁溅射工艺制备隔热防护Al/芳砜纶、Ag/芳砜纶,Ag/聚酰亚胺复合纳米纤维膜,TiO2/Ag/芳砜纶,以及其隔热防护性能。此外,辛教授还介绍了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柔性导电织物,如与原位聚合法结合开发Ag/聚吡咯导电棉织物等。

     

     

      刘皓教授发表了题为“智能服装服饰关键技术研究进展”的报告。介绍了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历程、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市场前景及产品等。刘教授详细介绍了智能服装与服饰的关键制备技术,包括柔性传感器与功能纺织品、柔性发电与储能装置、柔性显示器件、柔性可拉伸导电、柔性器件加工与封装技术等,并提出柔性功能器件的制备、服装与电子元器件的集成是智能纺织品发展的关键技术。

     

     

      王丽荣教授发表了题为“智能可穿戴心电技术研究”的报告,介绍了低功耗、长时间工作心电采集系统、心电信号传输与存储技术、心电信号智能诊断分析算法等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在沙漠、湿地等恶劣环境中智能作战服的应用。

     

     

      张莹莹教授发表了题为“蚕丝基柔性可穿戴材料与器件”的报告,介绍了基于蚕丝材料和纳米碳材料的相关研究工作。张教授发展了丝绸高温碳化制备柔性器件的策略,基于其独特的氮掺杂石墨碳纳米结构和宏观尺度编织结构,实现了具有高灵敏度和大应变范围的柔性应变传感器等;发展了蚕丝电子皮肤、蚕丝基导电纤维等新型柔性可穿戴材料与器件,并展示了其在人体健康检测中的应用。

     

     

      张洪艳教授对智能可穿戴与特种功能纺织品研究院进行了介绍。基于智能社会发展需要,智能+技术催生了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等的深度融合,纺织品成为了智能可穿戴技术的有效载体。北服材料学院成立了智能可穿戴与特种功能纺织品研究院,目标是从材料制备、智能器件开发、纺织品设计等方面进行多方创新技术的融合、多学科交叉。目前,研究院的研究方向主要有智能功能/储能、智能传感、智能变色、智能显示、智能功能一体化、生理指标监测等。

      论坛中多位老师和同学们踊跃发言,与各位专家探讨智能可穿戴纺织品领域的前沿问题,会场气氛热烈。

      报告会结束后,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建明教授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同行多年来对北京服装学院,特别是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的支持和帮助,希望大家能够一如既往地为北京服装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以及智能可穿戴与特种功能纺织品研究院的发展而积极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