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装学院是一所有着深厚家国情怀和鲜明办学特色的时尚高校。学校前身是1959年2月创建的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2月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公办服装高校。1998年,学校划归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转为艺术院校,2020年明确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学。 详情
您的位置: 首页 > 北服新闻
- 共竣小康·筑梦未来 | 北服思政课实践教学学生优秀作品展(第4期)来啦!
- 2020-06-24
- 来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 作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 编辑:宋冰滢 曹敬攀
- 阅读次数:
-
【编者按】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突如其来的疫情,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攻坚克难,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发挥社会主义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取得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本学期在线学习期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开设的四门本科生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共竣小康·筑梦未来”为主题,布置大一、大二全体艺术生以青年一代的独特视角,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用画笔描绘他们对抗击疫情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关键历史任务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的认知,而且更为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课程结束之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挑选出若干幅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学生作品,分期呈现给观众,作为本学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回顾和总结。
《筑梦·龙腾》
魏煜媛/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创作说明:画面中,巨龙从中华大地腾飞而起,龙身上的图案分别代表了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等,寓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即将实现,中华巨龙冲向未来。
《共竣小康·筑梦未来》
程序/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创作说明:中国人背负着历史重任前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向上攀登。从文明古国到如今经济大国再到未来的现代化强国,面前是一座座高山,脚下是一串串印记。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通向更美好未来的起点。
《“鱼”你小康》
杨婉彤/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创作说明:画中两只金鱼的美极具传统韵味,是饱含民族文化内涵的美。在实现小康的路上,我们也要用优良的传统滋养现代的社会。
《广凝共识 决胜小康》
章颖/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创作说明:本作品选取了祖国现当代标志性建设成果,以传统祥云纹样、国花牡丹花造型以及由若干只手紧紧相握所构成的五角星形状作为创作元素,结合了泼墨等表现手法,以橙,暗红为主色调,湖蓝为点缀色,使用疏密繁简构图,集中体现了“共竣小康·筑梦未来”的主题,寓意着对祖国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的致敬,对各民族团结统一的歌颂,以及对于祖国未来的美好期待。
《共赴人间惊鸿宴》
刘璐欣/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创作说明:“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中的《诗·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医生形象是对抗疫工作的赞颂,农民形象是对小康社会的向往。汉服少女将梦想交到新时代少女手中,人们与山河齐奔小康,共赴人间惊鸿宴。
《许愿》
马文嘉/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创作说明:2020年,我们看到了国家面对挑战的沉着冷静,面对发展的脚踏实地,面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我相信每一个祖国母亲的孩子,都衷心祝愿祖国母亲的繁荣昌盛。
《奔小康》
程序/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创作说明:在滚滚而来的历史浪潮中,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朝着小康社会飞速迈进。
《共竣小康·奔向未来》
陈春羽/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创作说明:在奔向小康的路上,高楼大厦耸立云端,高铁动车飞驰穿梭,展示了中国的发展和魅力。共竣小康,奔赴未来,中国人会为这一目标不断奋斗。
《筑梦未来》
王紫萱/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创作说明:太空探索不仅仅给人类提供了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还给我们带来技术的发展和以及面对严峻现实依然乐观自信的心态。人类从宇宙中学到的东西充分印证了那句名言:”我忧心忡忡地看待未来,但仍满怀美好的希望。”
《共筑小康》
邵冰/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创作说明:画面中的各个物品或建筑都代表了一种职业,体现了全国人民为了祖国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美好未来指日可待。
相关新闻
重要通知
- 关于2024年申请增设新专业的公示
24-08-25 - 关于开展2023届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的通知
24-04-02 - 北京服装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3-12-29
北服视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