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装学院是一所有着深厚家国情怀和鲜明办学特色的时尚高校。学校前身是1959年2月创建的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2月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公办服装高校。1998年,学校划归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转为艺术院校,2020年明确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学。 详情
您的位置: 首页 > 北服新闻
- 喜报!北服师生在全国性纺织服装设计行业大赛中屡获佳绩
- 2023-11-17
- 来源: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
- 作者: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
- 编辑:于思佳
- 阅读次数:
-
近日,北京服装学院师生在全国性纺织服装设计行业大赛中捷报频传。
由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主办的“中国轻纺城·东进杯”第十五届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是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类比赛中最具影响力的全国性赛事。我校在本届大赛取得奖项数量的历史性突破,师生作品从千余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在李秋宇、王越平老师的指导下,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陈慧琳、彭林林、严泽越作品《归真——基于“一浴染色法”的机织物》斩获纺织品染整技术创新设计组一等奖;在吴红艳、张长欢老师的指导下,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盖婷旭及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杨笑鑫、杨瑞灵作品分获针织服用面料设计组、纤维艺术与材料再造设计组二等奖3项,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褚士瑶、孙楚淼作品获该组三等奖1项。
陈慧琳、彭林林、严泽越三位同学上台领奖
李秋宇教师(左一)、陈慧琳(右一)参加颁奖典礼
《归真——基于“一浴染色法”的机织物》
设计说明
基于一浴常压染色技术,通过“先织后染”方式,结合纺织品流行色及流行趋势,设计了适用于服装及家纺产品的织物。设计的面料样品色彩鲜艳且不易掉色,降低了生产和管理成本,符合生产过程中“节能、降耗、减排”的生态低碳环保要求。此设计对于多种纤维混纺或交织织物一浴染色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适合同种花型、不同颜色组合织物的小批量、多品种生产。
在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轻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日用化工协会主办的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化妆品创新大赛决赛中,我校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三个学生团队获包装设计与宣传组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刘达、关越鹏老师的指导下,艺术与科技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联合组队,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化妆品包装与宣传设计中,获得评委高度认可。其中,周悦、梁浩泽、陈凯懿作品《羊太子的奇幻旅行》,吴如如、李欣北、蔡沂廷、王亦萌作品《鲤趣》分别荣获一等奖;梁浩泽、陈凯懿、刘成强作品《花容·宫城》获三等奖;刘达、关越鹏老师获得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获包装设计与宣传组一等奖的两个学生团队上台领奖
《羊太子的奇幻旅行》
设计说明
创意来源于中国传统纹样“绵羊太子”。以传统吉祥纹样“绵羊太子”为原型,结合现代化的处理方法,从图案构成、色彩趋势、文化深度、艺术审美等角度入手,结合“元宇宙”“虚拟风尚”“户外”“欢乐情绪”等流行词汇,打造新奇玄幻的国潮化妆品包装效果,使化妆品包装设计顺应文化传承下的经济模式。
在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中国纺织进出口商会、明远大家居时尚创意中心(工信部认定)主办的2023第五届明远杯国际家居纺织品创意设计大赛中,参赛稿件多达3500余件。我校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师生参赛作品表现突出,喜获多个奖项。其中,白紫薇作品《共生》获银奖;孙广晨作品《春生》获“最佳应用奖”;包效梅作品《居林》获“佳作奖”;刘奕欣、张梦南等九位同学获优秀奖、入围奖若干;刘晓萍老师荣获多件作品的“优秀指导教师奖”。
刘晓萍教师(中)、孙广晨同学(左)、白紫薇同学(右)在颁奖典礼现场
《共生》
《春生》
在“张謇杯·2023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产品设计大赛”中,我校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学生张云雁、葛梦鑫分别获得“中国家纺未来设计师之星”两项大奖,指导教师为孙一楠、刘晓萍老师;在第二十届中国(大朗)毛织服装设计大赛决赛中,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硕士研究生刘媛媛作品《吾心吾行》荣获全国铜奖,指导教师为继续教育学院龚龑老师。
刘媛媛同学荣获大赛全国铜奖
《虹》
《镜羽》
《吾心吾行》
学校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通过参与行业赛事的方式,倡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际场景中,凸显艺工融合、学科交叉、跨学院跨专业联合的优势,将新设计与新材料、新技术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上取得显著成果。
相关新闻
重要通知
- 关于2024年申请增设新专业的公示
24-08-25 - 关于开展2023届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的通知
24-04-02 - 北京服装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3-12-29
北服视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