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北服新闻

字号: A A A

  • 督评快报(四十八)︱《纲要》!课很刚,你需要! ——思政部刘轶伦老师的线上教学分享
  • 2020-04-17
  • 来源:发展规划处、教学督导与评价办公室
  • 作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 编辑:宋冰滢
  • 阅读次数:
  •   【编者按】基于疫情防控及“停课不停学”的双重需要,学校为保证顺利实现线上开学,寒假期间积极部署。一是统筹安排,在组织、技术和资源方面,全面保障;二是提前谋划,在分类指导、优选模式和严格管理上,预案完备;三是因势利导,尊重线上教学特点,调整督导策略,减少师生焦虑。在各单位及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月24日已全面启动线上教学。为了及时宣传报道在延期开学期间各单位以及全体师生所付出的努力、开展的工作、特色做法以及优秀经验,搭建起相互借鉴、学习、交流的平台,特开设《督评快报》专栏。期待各部门及师生投稿(文字报道、收获感想、绘画设计等题材形式不限)。投递邮箱jxdpb@bift.edu.cn(请注明“督评快报”)。

      

      刘轶伦是来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的专任教师。主研方向是中国历史、中国政治思想史。负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程。本学期负责2019级时尚传播学院和商学院共计14个班、约380名同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

      

    思政部刘轶伦老师

      

      会有这样的一瞬间我被如下的问题所难住:“刘老师,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还是历史课老师?”有籍于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早以大热于市,不妨“剽窃”其一脍炙人口的金句来回答上问:“《纲要》这门课,给历史以思想,亦给思想以历史!”

     

     

      常态语境下的“历史”可以简单地认为是在过曾时空里所有人的活动的总和。但要在这浩瀚的混沌中钩玄格致,免不了要做“事后诸葛亮”去归纳、总结那些本无自觉意志的历史结果。然而在这样的视角下,历史似乎又会变成一个没有活力的静态标本。为了赋予它历久弥新的生命,我们要将这些空间和人物构建起来的叙事置于时间的坐标下,分别带入当世和现世的思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就是这样的一门课,它在回望历史的过程中唤醒追本溯源的初心,又在经世致用的使命中返璞于历史碎片的寻迹。

      本学期的《纲要》课采用以下三个教学工具。分别是微信、腾讯课堂和中成智慧课堂。微信组建了课堂群,用于消息发布和课下交流。腾讯课堂(极速版)用于直播授课,而中成智慧课堂则用于发布课堂习题,兼有考勤功用。

      

    网络:让讲堂变成会堂

      少了一些直面的尴尬,却可能多一些藏拙的自在。也正如网络授课中的“直播”,不仅仅是一个信息的呈现的手段,更是一种全新的课堂交互模式。

      网络授课的第一个难关,也许就是与未曾谋面的学生们快速构建起“师友”关系。在堂授课上,可以有很多的方法去消解那种来自于中学的应试惯性。但在网课情境下,教学手段被软件功能所限制。以腾讯课堂为例,我的开堂准备一般利用音效分享功能,在课堂准备的时间里(一般提前15分钟),播放“候课音乐”,同时布置中成智慧课堂的快速签到活动。最积极签到的前三名同学可以在网络课堂的讨论区推荐音乐,继而共享播放给全班同学。当前的00后大学生普遍都有鲜明的趣缘文化标签,故而也有较强的文化输出愿望。课前的准备时间往往变成了学生们踊跃签到,并推广个性文化的良好机会。部分同学因疫情宅家导致的社交缺失或多或少地在“点赞”或“吐槽”同班同学的音乐品味中得到弥补。音符节奏之间,教师已然不是一个高立讲台的权威,更多的是一堂开放课程的主持者。学生亦不仅仅是受众,而是与会的嘉宾。

      移动通讯设备的普及为“直播”这个词语重新设下了定义。直播不再只是单向的输出或者群体性的联动,而是多了类似于“弹幕”这类即时的、个性的交流。在直播授课中,我允许学生随着讲授的推进,在网课平台的讨论区自由发言。堂授课堂上的自由发言一定会带来秩序混乱,但是网授课堂上的文字发言既不会造成课堂杂音的增加,也不会产生诸声不和谐的共振。让积极参与互动的同学有言出之所,而更乐于一心一意听教师讲授的同学也不至受旁他影响。在实践中,几乎所有的同学们都紧贴课程内容发言,在为教师反馈一种积极态度的同时,也有效地进行了信息补充。这一过程中必然要求了教师“眼观六路”,在保证自身讲授连贯顺畅的情况下,适时地将学生的互动发言融入原本的教案体系中去。

      

    课件:让阅读变成观览

      堂授课上的语气、表情、手势、板书都可以为教师的讲授起传递信息之能。但网络授课中,能依凭的最重要工具便是PPT课件。从承载内容而言,课件是教材及相关参考书的浓缩。从授课功用来说,则是知识的动态展示。尤其对于历史信息,动态的过程演进是理解相关规律与理论的重要手段。

      1.时事导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目的之一是溯古及今,以启将来。在完成了热身一般的音乐开堂后,需要一种介质性话语导入课程。我选取的方式通常是择一周以内的热点时事完成话题切换。比如第一周授课,我以新锐防疫科技成果为题,导入由疫情所刺激的时代变革,继而引入欧洲中世纪瘟疫大流行过后的文艺复兴、大航海运动及工业革命的课程命题中来。第四周网课,我以2020年英国女王西避温莎城堡之时事,搭接1900年慈禧太后西狩之史事。将话题引入到庚子国难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课程讲授中。第六周网课,我利用巴西、阿富汗的防疫新闻为引,以基层社会治理为视角,切入到辛亥革命的历史观察。时事导入强调以微见著,以点看面,将社会科学基本方法融入到实例解析中去,而不是单捡出来进行空泛的诠释,能够帮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完成系统的历史认知。

      

     

      2.理论具象:网络授课缺少板书的自由勾画,这导致了一些抽象的理论问题只能通过可视的方式给学生呈现。我选取的原则就是将抽象理论具像化,让视觉的认知部分地替代理论思考,实现识图即识理的思维对接。比如谈到近代中国的革命道路抉择,我选取故事结构图来表现。让看似杂乱的各种运动、革命、起义在一个整齐的视觉框架下呈现出宏观结构;此外,封建体制垂而不死,长期阻碍中国社会变革是纲要课程的教学重点,但是如何简明扼要地解释封建体制的超稳定结构及其对历史发展阻滞同样是难点,依然还是需要借用识图认知的手段。

      

     

      3.史例形象:理论需要有切实的例证来表达,但是历史的实例往往都是有着较大时间跨度和较多因数参与的复杂系统。用拟人拟物的可视图形来重建场景成为讲清故事、捋顺脉络的绝好手段。比如在阐释“无产阶级的阶级觉醒”这类过程性事物时,需要将所有线索集中于一页课件中,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宏观理解,所以我选用了拟人图形来浓缩要素。再比如说清末立宪改革一事,要涉及到较为专业和枯燥的宪制理论背景。避繁就简,使用图片以第一人称视角来展现立宪运动的漏洞即可。

     

     

    互动:让灌输变成交流

      每次网络授课设置50分钟左右的答疑时间。与其说是“答疑”,其实更多的是话题互动。原则上互动答疑是完全的自由提问,并不局限于本课的知识范围。网络课堂里的互动应设为文字交流,即使是激烈的论争,也能保证秩序与平和。

      一个理想的课堂互动应该是一人提出问题,全班踊跃分享观点。继而针对部分同学所分享的观点及其思考路径,衍生新的主题。教师在这个场景下,当作为主持人存在,而不仅仅是应答者。这样的互动愿景与之前的课前布置、课中布置一脉相承,都意在构建一个学生为主体,主动参与的课堂。

      自由提问容易引发学生群体最广泛兴趣的话题,然而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应不断地将话题重点纠正到与本课内容或研究方法相关的轨道上来。举例说之,曾有学生提问“如何看待现今火热网络文学”。网络连载文学是00后大学生喜爱的一种阅读习惯(网络文学并非文学体裁,更多地是一种阅读方式和出版模式),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其题材和文辞仍与传统文学、严肃文学显著差别,甚至有一些逾矩叛道。该话题乍看与本课无甚关联,但作为思政课教师,不应回避,而是正面回应,积极引导。我的方案简述如下:“欧洲中世纪受宗教压迫日久,文艺复兴之后,驳正的声音一时彰炽,比如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都因为有大量的讽刺和禁忌叙述而被认为是那个时代的******************,就如同今天的一些网络文学。然而这样的文学巨著的确激发了人类文明全新的一个时代,人本主义精神勃兴继而刺激了科学与工业革命,也成就了欧洲的近代发展,而西学东渐则又间接地导向了近代中国的大变革、大发展。对于文学作品,观其技法是次要,领其大挈才是首要。不要拘泥于叙事情景,而是要主动探索故事的思想背景与文化深韵。”

     

      我家窗外有一棵开满了紫蒂白瓣小花的树,它像极了北服樱园南门侧的另一棵。在每年的这个春夏区间里,既美且素的白花是我“家-校”往复运动中必有的风景。作为一个“钢铁直男”,我似乎天生对这份自然静美敏感度不高。如果不是一位7、8岁模样的小女孩在树下向自己的祖母“科普”时我偶然经过,我几乎不会主动去了解什么是“白玉兰”。无独有偶于北服校园的那棵,若非时传学院的老师的偶然纠错,我可能永远都厘不清樱花与之的区别。

      2020年被喻为“魔幻开局”,我们的生产生活都遭到了疫情的冲击。时常詈斥996的职员在渴望复工,曾经抱怨课业的大学生们在期盼开学,甚至在疫情稍释后重现市街的堵车都被笑侃成“幸福的景象”。我们周遭许许多多的客观元素在“理所当然”的思维傲慢里被主观忽略了,直到时、空、人、物出现流变,才刺激了那些未识的“白瓣花”变成认知的“白玉兰”。而治学与任教,又何尝不是在笃定的求索中探寻真理的萍踪?

      新冠病毒的疫情终将被扑灭,它必然在中国乃至人类文明的大历史中摁下一个专属的钤印。它所能引发的思考可以宏观到人与自然的哲思,可以细微到疫情中的教学创新。我想这就是“给历史以思想,给思想以历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