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北服新闻

字号: A A A

  • 喜报!北京服装学院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获结项“优秀”
  • 2024-11-28
  • 来源:美术学院、科学技术处
  • 作者:美术学院、科学技术处
  • 编辑:于思佳
  • 阅读次数:
  • 近日,北京服装学院成功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该项目经过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严格审核,以“优秀”等级结项。

    北京服装学院长期以来注重中华服饰文化研究,将其作为学术发展的重点领域与人才培养的特色专业加以大力扶植,并致力于搭建研究平台,整合人才资源,构建全新的中华服饰文化研究体系。本项目系我校首次获批并取得优评的国家级重大社科基金项目,是我校在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研究方面取得的阶段性重大突破,标志着我校在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已经具备优势性地位。


    项目概况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于2018年获批立项,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北京服装学院特聘教授孙机先生和北京服装学院院长贾荣林教授先后担任首席专家,北京服装学院原党委书记马胜杰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所研究员、北京服装学院特聘教授赵连赏组织统筹。

    该项目以“中华民族服饰”为研究对象,深度探究多元一体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依据服饰文化史的传统学术研究范式及当前研究的新动态,将研究内容细致划分为先秦至魏晋南北朝、隋唐至宋元、明清至民国、北方少数民族、南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传承创新等六个子项目。项目最终成果凝结为两部学术专著:《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历史编)与《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民族编)。其中,《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历史编)基于子课题(一)(二)(三)研究内容,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所研究员、北京服装学院特聘教授赵连赏负责统筹工作。《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民族编)由北京服装学院王羿教授负责统筹子课题(四)(五)民族服饰文化研究的工作,由北京服装学院原院长刘元风教授负责子课题(六)创新设计的研究内容。两部著作共同构成了对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全面研究。


    子课题人员情况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服饰文化研究”

    负责人为北京服装学院原党委书记马胜杰教授,课题主要承担者与撰稿人包括北京服装学院院长贾荣林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古代史所研究员、北京服装学院特聘教授赵连赏,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蒋玉秋、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张玉安、北京服装学院教师孟汇荣、北京服装学院教师唐瑄孜、中华女子学院助理教授刘川渤、深圳技术大学教授王树金、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研究员徐蕊、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副研究馆员谢大勇、北京服装学院博士研究生杨晓慧、北京服装学院博士研究生骆浩、北京服装学院博士生王晓军等。

    “隋唐至宋元服饰文化研究”

    负责人为北京服装学院教授杨道圣,课题主要承担者与撰稿人包括青岛大学教授纳春英、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玲、北京服装学院副研究员崔岩、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谢静、北京服装学院教师唐瑄孜、北京服装学院助理教授谢菲、北京服装学院博士研究生陈诗宇、北京服装学院博士研究生唐仁惠等。

    “明清至民国服饰文化研究”

    负责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所研究员、北京服装学院特聘教授赵连赏,课题主要承担者与撰稿人包括中华女子学院助理教授刘川渤、浙江理工大学讲师李昕、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宋炀、北京燕山出版社总编辑编审夏艳、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齐庆媛、北京服装学院教授陈芳、北京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张稼庚等。

    “北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

    负责人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徐万邦,课题主要承担者包括北京服装学院教授王羿、内蒙古艺术学院助理研究员景磊、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沈飞、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丹妮娅·巴合提、北京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李钰、北京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任佩仪、北京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敖轩、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刘琦等。

    “南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

    负责人为北京服装学院教授王羿,课题主要承担者与撰稿人包括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刘晓蓉、云南艺术学院教授孙琦、广西民族博物馆研究馆员樊苗苗、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陈果、中华女子学院助理教授刘川渤、北京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刘湘琳、北京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刘乐瑶等。

    “服饰文化传承创新研究”

    负责人为北京服装学院原院长刘元风教授,主要撰稿及参与服装设计成员包括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贺阳、北京服装学院教授楚艳、清华大学副教授李迎军、北京服装学院助理教授王可、北京服装学院博士研究生刘柳、北京服装学院副研究馆员胡小妹、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尤珈、北京服装学院博士研究生常青等。


    【最终成果】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众多不同民族服饰组成的中华民族服饰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研究集服饰史、当今少数民族服饰和设计创新三位一体,涵盖历史、民族、现代、研究成果设计利用等,在中华服饰学术研究中具有鲜明特色。

    “历史编”从原始社会晚期传说中的服饰制度为考证基础,阐述礼的产生来源于原始宗教的天地信仰,由“礼”物化而来的周代服饰和制度对中华服饰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该项目提出,中华民族服饰总体发展历程是由历史不同时期、多民族共同参与背景下,由四次重要变革演变发展而来的学术观点。并由此构建出了贯穿服饰史发展演变的“四大变革”理论,使中华民族服饰研究具有了发展演变的主导依据,提升了服饰文化史整体理论研究水准。这一理论通过本项目的阐述过程,能够直观的用中华服饰文化证明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是中华服饰文化的重要历史发展事实。这对提高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族编”分为南北两个部分,所研究55个少数民族服饰内容,融在“四大变革”的理论范围之中展开。北方少数民族服饰研究,以高纬度气候寒冷的地理环境为风格特色出发,服饰多以动物皮毛为主,研究主要从服饰文化内涵的发展变化为主,探究民族服饰艺术中的文化遗存,从服饰的风格样式、工艺技术、着装礼仪、符号语言、风格习俗、性别关系、时尚传播等角度综合研究上述民族服饰特性。南方少数民族服饰研究,以西南地区及中南、东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较为典型,这些地区具有民族多样、服饰品类繁多、服装与自然环境结合度相对较高、图案装饰性强、部分民族的传统服饰风貌保存较为完整等特性,揭示南方少数民族服饰发展的历史进程。

    传承创新设计是本项目特色之一。利用“四大变革”理论研究成果为依据,总结吸收其主旨精华,转化为设计元素,投身当今各类艺术设计,为党和国家重要活动及社会生活服务。这一创新方式先后在敦煌服饰创新设计、新中装创新设计、民国旗袍创新设计、奥运服装设计、少数民族服饰设计等工作实践中,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为今后设计领域工作探索出一条利用学术成果转化提高设计水平的新途径。


    成果简介

    在项目进行的5年内,共有90余名专家学者、学生参加,最终成果《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总字数计152.5038万字,总图片数计2741张。

    阶段性成果中,发表论文96篇,其中核心论文71篇;召开学术会议30多场次;出版著作5部、论文集7部、作品集2部;举办与项目相关服饰展览9场,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超额完成项目预定目标任务。

    为保障各具体项目顺利实施,项目组每年组织一次全国性的服饰研讨会(现已组织7届),有效借鉴吸收研讨会成果,拓展研究思路。为全面提升项目参与者学术水平,项目组特别邀请学界专家,开设民族起源、服饰通史、考古新发现等专题系列讲座12次。这些措施为项目顺利完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640-21.jpg

    华民族服饰文化国际研讨会部分研讨主题

    640-20.jpg

    北京服装学院原党委书记马胜杰教授学术研讨会致辞

    640-19.jpg

    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北京服装学院特聘教授孙机先生学术研讨会主旨发言

    640-18.jpg

    北京服装学院院长贾荣林教授学术研讨会致辞

    640-17.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服装学院特聘教授赵连赏学术研讨会主旨发言

    640-16.jpg

    北京服装学院原院长刘元风教授学术研讨会主旨发言

    640-12.jpg

    北京服装学院王羿教授学术研讨会发言

    640-13.jpg

    北京服装学院蒋玉秋教授学术研讨会发言

    640-14.jpg

    北京服装学院杨道圣教授学术研讨会发言

    640-15.jpg

    北京服装学院张玉安教授学术研讨会发言

    学术研讨会现场


    项目组支持并参与多场大型展览的举办。北京服装学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合作“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于2021年2月6日正式开展,展陈内容结合该项目阶段性成果与孙机先生等国博学者数十年学术研究成果,展出文物近130件(套),其中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北京服装学院特聘教授孙机先生担任学术顾问,北京服装学院院长贾荣林教授主持,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组织工作团队,历时两年时间,完成该展览中15尊超写实古代人物雕塑及服饰复原。项目团队运用多种数字化手段和技术,先后进行人物设计、矩阵数控技术扫描、数字雕塑建型深化、泥塑深化塑造、影视特效深化制作、影视特效化妆等工作,高质量完成创作任务,满足不同观众多层次的欣赏要求,具有较高的收藏、展示和艺术价值,完整再现了中国古代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中国新闻网、央广网、新华社、中国青年报、新京报、光明网、新浪网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点击观看量超百万次。

    640-7_副本.jpg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主视觉

    640-6.jpg

    展陈现场

    640-5.jpg

    领导、嘉宾参观展览

    展览复原筹备工作


    基于项目组在阶段性研究中取得的成果,马胜杰、王羿等项目组成员成功申请并承担2020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中华民族服饰艺术展览”。在各支持单位的通力合作下,该项目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和山东临沂美术馆成功举办展览及配套学术研讨会。这些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有效提升了公众对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640 2_副本.jpg


    展览现场

    640.jpg

    为观众讲解展品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高质量地完成,得益于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处等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以及众多师生大力支持,校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大力帮助。

    北京服装学院长期以来注重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探寻、保护、传承和创新,不断培养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研究创新人才,面向社会广泛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服饰文化,搭建中国服饰文化研究、交流、传播、创新应用的良好平台。希望本次项目研究成果,能进一步增进大众对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了解与兴趣,激发创新创造的生机与活力,为推进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活态传承和当代利用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