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装学院是一所有着深厚家国情怀和鲜明办学特色的时尚高校。学校前身是1959年2月创建的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2月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公办服装高校。1998年,学校划归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转为艺术院校,2020年明确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学。 详情
您的位置: 首页 > 北服新闻
- “西藏服饰文化研究博士项目报告会”圆满结束
- 2019-04-11
- 来源:研究生院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 作者:樊苗苗 摄影:朱博伟
- 编辑:宋冰滢
- 阅读次数:
-
以《西藏宗教与阿里服饰考察纪实》展览为基础,我校“西藏服饰文化研究博士项目报告会”于4月9日成功举办。此次报告会是在博士生导师刘瑞璞教授指导下,由博士生自行策划组织的一次学术活动。三位博士及博士生通过为期近一个月的阿里考察,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西藏宗教、文化、历史与服饰的关系。
陈果博士的报告题目是《冈仁波齐》。陈果博士一行与导师于2018年前往西藏冈底斯山的第二高峰冈仁波齐峰去转山,他在报告中把转山心得和感悟分享给大家。报告阐述了冈仁波齐峰在西藏及世界各宗教、种族的地位,报告中对转山的形式和方式以及转山的宗教意义进行了说明。在转山过程中,师徒克服高海拔、低气温对身体造成的不适,感受西藏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藏族人民对西藏服饰传统的坚守。通过此次报告,不仅可以深入理解西藏人民亦教亦俗的文化特质,更多的是洗涤心灵,扎根信念,展现出对人生的信念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常卫民博士生报告的题目是《僧服结构初探与宗教意涵》,他在援藏期间对僧服文化产生了强烈兴趣,在寺庙调研、文献的检索中一步步解锁僧服密码。首先对西藏的宗教进行阐述,然后对僧服进行解读。僧服是僧侣穿着的独特服装,不同场合的僧服有不同规制,报告中介绍了僧服的“七祖衣”,并对七种服装结构单独阐述,包括“堆噶”(坎肩)、“森”(袈裟)、“达岗”(大氅)。对通过堆噶的结构挖掘到“堆噶”不同等级制度的探索,通过对“森”的穿着方式了解其折叠内涵,通过对“达岗”结构形制研究解读其穿着场合的制度。此次僧服的研究成果让观众认识了僧服在其简易的形式背后深厚的宗教内涵与藏文化的历史。
常乐博士生报告的题目是《阿里披单图符释读》,报告是基于常乐数次抵达中国西藏“世界的屋脊的屋脊”——阿里所采集的披单一手材料,对披单进行区域划分,进而分析其披单的地域特征,报告中从各地披单服饰系统、披单图案形制、披单结构形制和披单图符内涵进行释读,根据披单图案的分类、披单结构的划分,明确披单中中心图案的重要性,进而对中心纹样进行阐述,表明披单与象雄文化、宗教文化的关系,并且宗教中无处不在的苯教所具有的象征含义。披单纹样的解读使大家对西藏服饰图符宗教表达有了深刻认识。
讲座的相关内容在《西藏宗教与阿里服饰考察纪实》展览中有具体呈现,展览时间将持续到4月12日。
相关新闻
重要通知
- 关于2024年申请增设新专业的公示
24-08-25 - 关于开展2023届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的通知
24-04-02 - 北京服装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3-12-29
北服视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