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装学院是一所有着深厚家国情怀和鲜明办学特色的时尚高校。学校前身是1959年2月创建的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2月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公办服装高校。1998年,学校划归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转为艺术院校,2020年明确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学。 详情
您的位置: 首页 > 北服新闻
- 2018级国际本科实践课在朝阳社区学院开展
- 2018-11-26
- 来源:国际时尚学院
- 作者:靳亚婷
- 编辑:宋冰滢
- 阅读次数:
-
11月22日,北京服装学院2+2国际本科的同学们在朝阳社区学院双龙校区,结束了为期10天的传统文化实践课程。本次课程共辐射10个班级,6个专业,150人参加。
朝阳社区学院双龙校区作为北服的实践课基地之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技艺为主要内容,体验、学习包括剪纸、绳结、插花、书法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学院聚集一批优秀专家,他们是世界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为使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能在全国范围内、在子孙后代中生根发芽、传承开花,而进行着孜孜不倦的课程研发和身手相传的教育,也有不少外国友人在此领略并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次学生进行的学习项目是剪纸及中国结的两种实践课程。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艺术,它以其独特的东方神韵、丰富多彩的变化,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对美的表达与追求,极具文化底蕴。在北京申办奥运会的过程中,中国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深受世界各国朋友的喜爱。制作过程看似很简单,从内到外都是用一根丝线编结而成,实际制作起来有很多经验和技巧在里面。从材料选择、色彩搭配,到制作的工艺,都需要精心编织。
剪纸文化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道家、儒家思想精华,阴阳相交、天人合一、侠义精神、入世报国济世为指导思想。剪纸代表作品多以福、禄、寿、喜、财、神话人物、成语典故等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象做图案,历史悠久、流传深远。
中国结和剪纸分别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岩和张娟老师讲授。通过这两门实践课,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积淀,同时增强了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这些对于设计师综合素养的养成具有重大意义。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合理保护、传承、传播非遗文化。
相关新闻
重要通知
- 关于2024年申请增设新专业的公示
24-08-25 - 关于开展2023届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的通知
24-04-02 - 北京服装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3-12-29
北服视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