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北服新闻

字号: A A A

  • “相生相织 无问冬夏”夏布非遗传承与创新研培设计展在恭王府开幕
  • 2018-11-09
  • 来源:美术学院
  • 作者:张庆
  • 编辑:宋冰滢
  • 阅读次数:
  •   11月7日下午14:00,“相生相织 无问冬夏”夏布非遗传承与创新研培设计展在恭王府非遗创意生活馆(西一区)开幕。开幕式由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关立新主持。本次活动由北京服装学院、重庆市荣昌区文化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主办,北京服装学院驻重庆荣昌传统工艺工作站、北京服装学院非遗研究中心、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协同创新中心承办,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中华传统技艺》编辑部协办。22位来自夏布之乡的传承人,在北京服装学院非遗研究中心研培后,奉献出作为“传承人设计师”的用心作品。

      出席此次展览开幕的嘉宾有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副馆长陈晓文,重庆市荣昌区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张辉文,北京服装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仲丛生,原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巡视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保护基地专家委员会主任马盛德,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孙冬宁,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蒋玉秋、马天羽,党总支副书记胡志宇,北京服装学院教师、知名艺术家廖家萍,北京服装学院教师、知名设计师张博,夏布织造技艺研培班和民族服饰创新设计班的部分学员。

     

     

      陈晓文副馆长介绍,恭王府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保护基地,一直致力于非物质文化保护和利用,先后举办了多种传统技艺门类展和地方区域性非遗保护成果展。从2015年文化部、教育部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计划以来,通过三年多的时间,研培计划立足于让传承人群学有所悟、学有所得、着力提高研培质量和成效,在研培过程中准确把握研培人群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紧扣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的基本目标,着力帮助传承人提高传承实践能力。

     

     

      张辉文副主任在致辞中介绍了重庆荣昌是一个人文、历史都很厚重的城市,目前拥有三个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荣昌夏布、荣昌陶器和荣昌折扇 。

     

      北京服装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仲丛生介绍,北京服装学院在服饰、材料、设计、产品设计、时尚传播等专业具有一流的师资团队及教学优势,今后北服会进一步将这些教学优势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研培教学中。

     

     

      原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保护基地专家委员会主任马盛德对此次展品品质非常的认可。他特别提到夏布本身就带着不俗的格调,通过当下的审美、设计,可以做出更好的以夏布为原料的产品设计。

     

     

      研培教师代表张博介绍了研培课程的设置是从设计、工艺制作到成品,希望培养新型的“传承人设计师”,同时呼吁大家关注传统文化、传统工艺的衍生设计,并用于生活。

      开幕式结束后,我校党委书记马胜杰一行参观了夏布展。

     

     

     

     

     

      此次展览是由北京服装学院与北京服装学院驻重庆荣昌传统工艺工作站发起的夏布织造技艺研修班结业展,展品是此次研培学员以荣昌夏布为主要原料制作的服装、首饰、装饰画、屏风装置、茶席、灯罩、夏布花、夏布包等,展品中还有来自江西万载的夏布,与重庆荣昌夏布不同风格的呈现。

     

    展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