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北服新闻

字号: A A A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全球征集活动在北京服装学院拉开序幕
  • 2018-09-14
  • 来源:奥运服饰文化研究中心
  • 作者:张野夫 摄影:季德铭 孙艺霖
  • 编辑:宋冰滢
  • 阅读次数:
  •   9月13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全球征集活动”在北京服装学院拉开序幕。奥运吉祥物是奥运会视觉形象系统与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也是最受公众欢迎、最具纪念价值的形象。为了积极响应冬奥组委号召,并推进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的设计工作,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文化活动部与北京服装学院联合主办并由北京服装学院奥运服饰文化研究中心承办了本次活动,希望通过对征集要求的权威讲述,对吉祥物与冬奥形象景观之间的关系解读,以及历届吉祥物设计与运用的案例分析,为大家的设计带来新启示。

     

     

      活动现场反响热烈,300个座席的场地座无虚席。不仅北服师生积极参与到本次活动中,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耿丹设计学院的师生,以及戴晓萌、张燕老师带领的青岛农业大学艺术学院16级视觉传达专业同学,也闻讯来到北服。

     

     

      北京服装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廖青,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副部长高天,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形象景观处负责人姚俊飞,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林存真、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杭海、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肖勇、北京服装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郭晓晔出席本次活动,活动由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北京服装学院奥运服饰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贺阳主持。

     

    北京服装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廖青致辞

     

      党委常委、副院长廖青代表学校向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她在致辞中指出,北服将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的具体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绿色、开放、共享、廉洁”的办奥原则,精心组织、认真落实,搭好平台、做好保障,开放包容、鼓励创新,广泛动员国内外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到吉祥物的创作中来。把征集活动作为弘扬奥运精神、倡导冬季运动、推动文明融合、展示中国形象的有力载体,作为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智慧的具体途径,作为凝聚共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友谊桥梁。

     

    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副部长高天致辞

     

      高天副部长在致辞中强调了本次吉祥物征集工作的三个特点:一是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同时征集。为保证“两个奥运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样精彩”,同时确保两个奥运会吉祥物视觉形象的统一,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同步展开征集设计和评审工作。二是坚持公平、公开、公正。体现公平,就是征集活动面向全球,不对国籍、性别、职业、年龄作任何限制;坚持公开,就是征集活动全过程透明公开,所有征集文件都已在北京冬奥组委的官方网站上发布;所有应征人都可以从北京冬奥组委的官方网站(www.beijing2022.cn)下载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征集文件,了解具体征集信息。秉持公正,就是征集全过程都将在监察审计部门的监督下进行,评审过程和评审结果将委托公证处进行公证。 三是严格保护知识产权。鉴于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的要求和往届奥运会和残奥会吉祥物设计征集工作的实践经验,后续将在世界范围内开展查重工作,确保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知识产权得到全面保护。

      高副部长在致辞中还指出吉祥物征集工作一经发布,就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截至目前,微博话题“北京2022吉祥物征集”阅读量达到155万;“征集活动启动”微博阅读量达68万,“征集视频”微博阅读量达65万,CCTV5微博播放量超过37万。在组织发动上除了在北京服装学院举办专场宣讲外,在北京国际设计周以及中央美术学院等国内几所重点美术设计院校也将陆续进行宣讲和发动。另一方面,为了充分发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吉祥物征集活动,北京冬奥组委和教育部联合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开展了“我心中的冬奥吉祥物”主题活动。

     

    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形象景观处负责人姚俊飞

     

      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形象景观处负责人姚俊飞先生为我们详细解读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设计征集信息,分析了吉祥物应征方案的组成,指出应征方案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应征人参加本次征集活动签署并提交的书面文件及证明材料,第二部分是应征设计方案,并详细讲解了吉祥物设计与提交方案形式中需要注意的各项事宜。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林存真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北京冬奥会申办标志及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会徽的设计师林存真教授以奥林匹克运动会形象景观整体设计为切入点,为大家分析了多届奥运会的形象景观系统设计,并由此强调奥运吉祥物是奥运品牌战略中核心元素之一,对于奥运吉祥物的设计要有大局观,奥运吉祥物设计是需要符合奥运形象景观设计的整体形象。

     

    2016年里约奥运会吉祥物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杭海

     

      自2004年起便参与北京奥运形象景观设计工作的杭海教授为大家分享了对奥运吉祥物设计的思考,深刻解读了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形象景观设计,并重点分析了吉祥物设计的理念与方法。杭教授还以即将举办的东京奥运会吉祥物设计方案为例,提出了吉祥物设计中平衡的艺术,强调设计需从政府需求与文化纬度、技术纬度以及市场与受众纬度这三重纬度中寻找平衡点,设计师需要在奥林匹克品牌、政府愿景、大众期望以及市场需求之间保持专业独立,并平衡各种观念与需求,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性价值与普世原则,这也正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基本原则:参与、分享、强调个人价值、多元文化共生,更快、更高、更强。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吉祥物

     

    2020年东京奥运会吉祥物

     

    嘉宾对话环节

     

      嘉宾对话环节,由林存真教授主持,姚俊飞先生、杭海教授、肖勇教授、郭晓晔教授共同参与对话,分享了他们心中吉祥物的美好寓意、新时代吉祥物的设计、以及吉祥物设计可有多种工作模式等话题,同时还提出本届吉祥物的评审特点,吉祥物评委组成的多元化,以及本届吉祥物设计命名的重要性。最后嘉宾与现场同学进行了互动,同学们提出了如何平衡市场与设计的关系,如何应对设计结果的安全问题、如何寻找传统文化与创新设计的平衡点的问题。

     

    本次活动由北京服装学院奥运服饰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贺阳主持

     

      本次活动通过交流奥运文化,共议奥运吉祥物的设计思考,进一步推动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全球征集工作。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高天副部长和姚俊飞先生对吉祥物征集信息和征集要求的详细解读,让在场的师生们充分了解了奥运吉祥物征集中的重要信息,更好地把握奥运吉祥物的设计需求,感受到奥运吉祥物设计的重要性和严谨性。北京服装学院奥运服饰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贺阳教授在主持总结中特别提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吉祥物设计这样的奥运文化活动中,创造出有中国文化韵味的设计,为奥林匹克文化的多元性,贡献中国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