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装学院是一所有着深厚家国情怀和鲜明办学特色的时尚高校。学校前身是1959年2月创建的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2月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公办服装高校。1998年,学校划归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转为艺术院校,2020年明确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学。 详情
您的位置: 首页 > 北服新闻
- 交流·互鉴 | 北京服装学院联合发起海宁时尚产业新生代企业家共创定向研修
- 2024-06-11
- 来源:实践部
- 作者:实践部
- 编辑:于思佳
- 阅读次数:
-
受海宁市人民政府委托,北京服装学院实践部与海宁市时尚产业中心共同发起海宁时尚产业新生代企业家共创定向研修。项目依托北京服装学院坚实的专业基础及师资力量,搭建赋能时尚产业发展、兼具学习交流属性的平台,助力海宁时尚企业领导者能力提升及新生代企业家快速成长。
近日,第一单元研修在北京顺利完成。研修内容紧密围绕产业发展痛点与实际需求,以新质生产力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特邀业内资深专家与实战精英授课,从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要求、微观企业运行、榜样企业参访等方面,探索企业发展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案。24位海宁时尚产业新生代企业家参加研修,海宁市副市长毛达雄、北京服装学院党委副书记李伟书出席开班式并讲话。
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室主任周宏春:《全球视野下的新质生产力与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创新发展》
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杨晓东:《新质生产力与中国纺织服装时尚行业总体态势分析》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杨萍:《纺织品标准化技术与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时尚创新中心负责人王小灿:《时尚产业的未来趋势——时尚企业发展过程中痛点分析及实践》
参观2024北京服装学院本科毕业作品展
参观民族服饰博物馆
调研北京铜牛集团有限公司
调研依文集团
为夯实第一单元研修成效,5月底,实践部主任姚红光带队参访海宁9家时尚企业,并在北服海宁时尚产业园组织十余位企业家学员开展交流沙龙。围绕研修调研、访企拓岗、企业咨询、问题解决等方面与新生代企业家深入交流,为其答疑解惑。同时了解企业家们对北服的期待与需求,为做好后续产业赋能及服务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访企拓岗
2016年4月,北京服装学院与海宁市建立合作关系。2017年6月签订项目合作协议,设立北京服装学院海宁时尚创新园(以下简称北服海宁园)。北服海宁园扎根海宁近7年来,作为校地合作的窗口,深入产业集群,扎实开展产教融合工作,服务海宁市时尚产业发展,获得海宁产业各方肯定及好评。以北服力量丰富时尚产业人才引育渠道,共同打造服务海宁时尚产业的“创新创意公共服务平台”,为促进校地校企交流协作、产业人才能力提升、优质人才引进做出重要贡献。
2021年5月,海宁市人民政府和北京服装学院签署第二阶段战略合作协议,内容包括人才培养合作、建设创新创意公共服务平台合作、科研创新合作等。此次海宁时尚产业新生代企业家共创定向研修项目正是人才培养合作的重要实践举措,以北京服装学院在时尚产业的强大影响力为依托,为追求卓越的海宁新生代企业家、管理决策者提供交流学习和持续成长的平台,为新时代企业家拓宽产业发展视野、提升企业决策质量助力。希望借此项目为海宁时尚产业发展带来新思想、新资源、新增长。
海宁园区多层次、多角度打造人才培育广阔空间
近年来,北服海宁园在产教融合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探索“市场化真题真做”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开展跨专业跨区域工作营,为在校师生提供产业资源协助,开发14类产业实践教学系列课程,提供一线实践学习环境,建设产业研发中心,链接国家项目技术需求,链接产业头部企业海宁中国皮革城,扩大学校人才就业渠道等。海宁园积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为海宁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北京服装学院将以北服海宁园为发力点,积极搭建创新创意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时尚产业创意的汇聚和碰撞。加强科研创新合作,开展时尚产业领域课题研究和技术创新,为海宁时尚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本次研修共三个单元,后两个单元分别于7月份在广州、9月份在北京开展,将以北服链接的产业资源及校友资源为研修构建“理论授课+实践交流”立体式研修模式,注重解决问题与资源对接。在“党旗红引领时尚红”特色党建育人模式下,充分发挥设计力、科技力、组织力、传播力优势,为推动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关新闻
重要通知
- 关于2024年申请增设新专业的公示
24-08-25 - 关于开展2023届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的通知
24-04-02 - 北京服装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3-12-29
北服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