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北服新闻

字号: A A A

  • 刘瑞璞教授解读“服装国际惯例与中国软实力”
  • 2017-11-30
  • 来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 作者:王玉泉
  • 编辑:宋冰滢
  • 阅读次数:
  • 11月29日晚,“艺术名家领读经典”北京高校市级思想政治理论选修课第六讲“服装国际惯例与中国软实力”在我校艺术楼二层报告厅举行,讲座由我校教授刘瑞璞主讲。党委书记马胜杰、北京市教育工委宣教处处长助理刘冰、中国戏曲学院思政部主任暨全国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会秘书长梁建明、中国音乐学院思政部主任姜泓出席讲座,中国戏曲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以及我校共计三百多名师生聆听了此次讲座。马胜杰向刘瑞璞教授颁发了北京市教育工委市级思政授课聘书,讲座由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主任张红玲主持。




    刘瑞璞教授首先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出发,提出进入新时代的伟大共和国想要树立大国国际形象,就要重视国家软实力的构建,于“文明、和谐、美丽”中体现出软实力大国的面貌。通过几个经典的外交案例与现场同学们互动,解读领导人着装所传达的时间、地点、场合三项重要信息,让同学们对国际惯例的着装规则有了初步认知。


    接下来,刘瑞璞教授基于自己三十余年在绅士着装领域的研究成果向大家进一步讲述了服装国际惯例(The Dress Code)。以具体政治人物的着装变化为例,抛出“晨礼服、燕尾服、黑色套装、Blazer”等服装名词,讲述其所暗含的TPO信息(T:Time时间;P:Place地点;O:Occasion场合),以历史为脉络,进而引出中山装这一国服经典的蜕变历程,指出其所蕴含的中华精神,由此点明服装的变化从一个侧面诠释了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而在当今时代,我国正大踏步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尊重“国际礼制”便成为了时代诉求。针对“国际礼制”,结合大国领导人外交案例、诺贝尔绅士的社交案例以及2008年奥运会服装案例,刘教授给出各式品类服装详细的着装菜单,并与在场同学进行问答互动,大家踊跃猜测正确答案,于互动中扎实所学知识,收获颇丰。

    最后,刘瑞璞教授强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战略,作为长期学习任务,牢记使命、直面压力和挑战,为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中国文化自信做出应有的贡献。

    两个小时的讲座,刘教授通过大量的实例为师生们阐释了服装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历史积淀和国家实力,令广大师生耳目一新、受益匪浅。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让他们领略了思政课不一样的魅力,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学识,把立德树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融入到专业课学习中,而且对于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具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