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北服新闻

字号: A A A

  • 刘瑞璞教授培养博士生取得重大学术成果 《国服旗袍史稿》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
  • 2017-11-01
  • 来源:科技处、研究生院
  • 作者:牛晓微
  • 编辑:宋冰滢
  • 阅读次数:
  • 我校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刘瑞璞教授带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团队,指导博士研究生朱博伟完成的《国服旗袍史稿》一书,近日由北京服装学院和科学出版社鼎力推介申报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立项。这是刘瑞璞教授继在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民族服饰结构图考(汉族编、少数民族编)》《清古典袍服结构与纹章规制研究》和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藏族服饰研究》分别于2013年、2016年、2017年三次获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后,第四次获得国家基金项目资助,是我校“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博士项目”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这在我国传统服饰文化学术建构中具有指标意义。

    刘瑞璞教授是我国传统服饰结构考据学派的领军人物,他领导的研究团队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的文献与实物相结合的考据学研究,充分利用博物馆、私人收藏等丰富的社会资源和北服得天独厚的专业与学术平台,以田野考察为手段,以研究生培养为着力点,以结构考据研究为切入点,深入发掘大量一手资料。通过系统的整理研究,构建了布幅决定结构形态的十字型平面结构的中华系统;提出了“十字型平面结构”敬物尚俭的格物致知命题,探索从根本上解决古代服饰研究有史无据的局面取得重要的学术成果。

    旗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璀璨明珠,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追求。旗袍从20世纪初诞生,经历了建国、改革开放,到党的十九大以来,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进的今天起到了积极作用,已经成为不可争辩的中华国服。然而,针对旗袍的学术定位和系统理论研究与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尚显滞后,研究者和研究成果虽多,但碎片化、“市井化”明显,理论研究往往重“逻辑”轻“实证”,疏于对大量标本的研究和结构的考证,形成了“有史无据”的局面,出现了影视界、时尚界、社交界、甚至出现教科书中的误读,以讹传讹的现象。

    《国服旗袍史稿》力求恢复它的正史面貌和客观、真实、完整的文献构建。针对近现代旗袍史断代研究缺乏“系统实证”的现实情况,采取文献与实物二重考证重实物的研究方法,依据考物学科学手段,对完整标本结构作系统整理,获取一手的关键证据,对旗袍发展的历史进行全新的解读和阐释。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旗袍’和‘祺袍’称谓考证及其三种形态”,以确凿的结构形态与时局的文献互证,确立了旗袍发展的三个时期及其三种形态,挖掘称谓变化与结构改良存在的关联性,特别强调我国台湾学术界与社会有关旗袍理论、文化现象和陆台交流事件文案的梳理。这是本书作为“史稿”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第二部分“标本信息采集与结构复原”,力求以系统的旗袍标本为线索,整理样本信息采集的过程与结构形态完整的呈现;第三、四、五部分别对“古典时期”“过渡时期”和“定型时期”旗袍改良情况和产生原因详细考证,通过文献与实物研究确定各时期旗袍形态的结构特征,及其衍变过程的过渡结构形制;第六部分“旗袍在现代国际社交礼制的中华风范与实践”,阐释国服旗袍在现代国际社交礼制的规范、变通与成功案例,构建国服旗袍的理论体系与践行机制。形成了以史学研究为纲、以结构研究为据、以应用研究为鉴的旗袍史学研究新思路。本书成果将是国服旗袍理论研究、文献建设的一次开创性工作的实践,对于完善中国近代服装史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国服旗袍史稿》作为我国传统服饰结构考据学的力作,有30多年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并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博士项目”培养博士研究生的重要课题,从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的专题研究也有6年多的学术积累。本项目作为高等级学术成果,为博士培养在近代服饰史研究领域的学术突破探索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