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北服新闻

字号: A A A

  • 一步一脚印 走过艰难初创期
  • 专访北服第一批青年教师何建华老师
  • 2017-01-16
  • 来源:党委宣传部、离退休工作处
  • 作者:上官弋渤、蒋明君、龙慧蕊
  • 编辑:郄程、高鹤
  • 阅读次数:
  • 【编者按】重温北服创建史,激励今日北服人。为进一步追忆学校的发展历程,浓厚师生的爱校热情,党委宣传部策划了“北服故事·口述历史”征集活动,联合学校离退休工作处、校友会一同寻找曾在北服从教、从学、从工的老师、校友和职工,再现他们的亲历、亲见、亲闻,记录学校的每一个重要阶段和精彩瞬间。回顾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我们还将推出“北服故事·新青年”栏目,倾听在校师生讲述他们与北服有关的故事,触摸一路踏歌而行的脉搏。
    如果您也是有故事的北服人,愿意以文字和图片的方式采撷北服记忆,我们也期待您的赐稿。投稿邮箱 xcb@bift.edu.cn(请注明“北服故事”)。
    【记者手记】此次接受我们采访的的是到学校工作的第一批青年教师——何建华老师。现年已经85岁高龄的何老师冒雨返校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讲述了当年亲历的北服故事。
     
    何建华老师

       

    何建华老师为记者讲述历史
    1931年,何建华老师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县,父亲给他取名为“建华”,身为小学教师的父亲希望他长大后建设中华。对于幼年时就目睹日本侵略者的残忍暴行,且跟随家人躲避战乱的何老师来说,父亲的言传身教让他走上了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道路。



    青年时期的何建华老师
    1960820日,作为第一批青年教师来北京纺织工学院(注释1)报到时,何建华老师还清楚地记得,出现在他眼前的两个大水泥柱子就是学校校门,临马路一幢三层高的家属楼便是学校的教学楼、宿舍楼兼食堂,而这栋楼还是学校向纺织工业部借来的。就这样,何老师搬进了学校给安排的单身宿舍,三十平米的房间里摆放了十多张上下床,所有单身教师都住在里面。何老师告诉记者,入职第一天晚上睡的木板床让他筋骨痛了一周,后来才慢慢适应。彼时,位于北京东郊的北京纺织工学院新校舍正在兴建当中。  
    在“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思想指导下,当时的纺织工业部决定在北京也办一个纺织工学院(那时只有上海的华东纺织工学院)。于是,在还没有自己校门的时候,北京纺织工学院就迎来了它的第一批师生。何老师也因此与北京服装学院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


    工作中的何老师
    建校初期招收的学生分两类,大部分是自己填志愿考取的,一小部分是保送生,也就是以前常说的“调干生”。他们都是在工作单位表现好的工人,可以带薪上学。学校第一届招收了三个班,共198名学生,由何老师给他们上《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基础课。何老师对当年上课的情形还记忆犹新:“我上第一堂课的时候,也是学生们进学校的第一堂课,大家都很兴奋,还有学生来问我要照片做纪念哩!”在当时,互留照片是很时髦的做法,师生间彼此留存的照片也成了这段回忆永远的定格。


    郭英、朱志贤、何建华、郭玉周等教师在革委会校牌前留影
    同年,学校招收的第二届八个班学生和全校教职工一起搬到了定福庄新校区上课。说是新校区,其实操场、暖气管道、锅炉房等基础设施都尚未动工,学校看上去还是一片工地景象,大风一刮,校园里便尘土飞扬了。但令师生们高兴的是,学校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教学楼、宿舍楼,还有了专门的食堂。
    来到新校区,困难接踵而至。何老师告诉记者,第一大困难就是吃不饱,粮食和蔬菜供应紧张。刚入冬时,学校食堂主管就开车拉着一大群师生去农村菜地里捡农户们剩下的白菜帮子。当时粮食也短缺,主食要定量,经过学校领导集体商议,秉持不能让学生饿着肚子上课的原则,学校规定学生的定量不能低于每月35斤,这比何老师当时的定量还要多7斤。
    除了吃不饱,建校时面临的第二个困难是入冬后没有暖气。何老师回忆当时给三个班上大课时,为了取暖就在教室前面摆了一个一米半高的大煤炉。一节课下来,教室里已是烟雾缭绕,气味呛人,坐在后排的同学还是不免要冻手冻脚。宿舍的每层楼道里也摆着大煤炉,但收效甚微。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生出退却之心,教师认真教,学生认真学,一起携手渡过了学校初创时最困难的几年。
    1961 年,学校还面临教学任务调整的难题。为满足化学纤维工业发展的需要,纺织工业部决定把学校性质转变为以化学合成纤维生产加工专业为主,专门培养化学纤维、纺织化学工程技术人才的院校,学校也因此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这一变动给学校的教学系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也给同学们的学业增加了难度。但这种种困难并未浇灭全校师生的学习热情,他们都积极调整授课和学习的重点,一心只想为国家的化纤事业贡献力量。“也没有气馁,反而觉得充满希望”,何老师忆起当年时仍然壮心不已。




    在采访中,何老师还细心地为记者画出了1964年时的校园布局图。在建校五年之后,一个有400米操场跑道,可以容纳800名学生的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终于建成,而关于北服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十年“文革”期间,何老师服从学校安排,前往江西农村教课。但等到1970年再返校时,“学校没了,学生也没了,当时就像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回忆起那段混沌的岁月,何老师仍有些哽咽。



    何老师手绘1964年时校园布局图
    此后,学校又经历了与北京化工学院合并办学、复校招生等多个时期。直到1982年,学校教学秩序步入正轨,校领导几经周折才征下一片芦苇坑和菜地,开始兴建如今位于朝阳区樱花东街的新校区。当时已是机电系主任的何老师,还参与修建了学校机电楼。
    就像新校建成时何老师在校门口亲手种下的雪松一样,北京服装学院在几十年的风雨洗礼中终成苍天大树,如今已是一片郁郁葱葱。



    【何建华老师寄语】
    “你们处在一个幸福的时代,也面临着一个竞争的时代。不要偏离方向, 要正当向上地竞争。要注意提高思想素质,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千万不能 人云亦云。”


    注释1
    1959年,以北京纺织部干部学院为基础成立北京纺织工学院。临时校址位于纺织部中纺里宿舍26号楼。
       1960年,北京朝阳区定福庄校区建成。
       1961年,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
       1971年,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与北京化工学院合并办学,合并后仍称北京化工学院。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北京化纤工学院,并迁回北京朝阳区定福庄校区。
       1982年,樱花东街新校址开始施工。
       1983年,部分部门及学生首先迁入新址。
      1987年,国家教委发文同意北京化纤工学院改建扩建为服装学院,定名为北京服装学院。
       1988年,我院隆重举行北京服装学院命名典礼。

    附:何老师回忆北服故事的手写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