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装学院是一所有着深厚家国情怀和鲜明办学特色的时尚高校。学校前身是1959年2月创建的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2月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公办服装高校。1998年,学校划归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纺织服装理工院校变更为艺术院校,2020年被确定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学。 详情
您的位置: 首页 > 北服新闻
- 2023 IYDC全新启程丨携手青年设计师“美美与共”
- 2023-09-14
- 来源: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 作者: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 编辑:郄程
- 阅读次数:
-
国际青年设计师邀请赛(以下简称IYDC)自2014年创办以来,得到了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在北京服装学院的精心打造下,已成为国际时尚院校交流与全球新锐设计师展示作品的知名平台。大赛以“文化”为核心,分别生发出“新生”“印象”“融合”“跨界”“和合”五个子主题,象征着IYDC的成长历程,也承载着对中国文化传承发扬,以及坚持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的现实观照。
2014年IYDC活动盛况
2015年IYDC活动盛况
2016年IYDC活动盛况
2017年IYDC活动盛况
2018年IYDC活动盛况
2019年IYDC活动盛况
2021年IYDC活动盛况
美美与共 文化传承
“文化”一直是IYDC最重要的关键词,也代表了国际性艺术交流平台的使命。通过让不同文化交汇碰撞,将中国文化传承发扬,吸取世界其他各国的优秀文化,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目标。2021年,IYDC推出“设计+可持续”的全新主题,彰显了时代特色,顺应了科技潮流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对话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2021IYDC“设计+可持续“系列作品
2023年,IYDC再次扬起文化风帆,携手居庸关长城,以“居庸关·系天下”为大赛主题,以长城文化为纽带,以中国古老哲学思想与文化为根基,联结世界各地文化,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担负起中国文化在国际传播的重要使命。
各美其美 艺术活力
2023 IYDC时尚盛典即将开启,青年设计师们蓄势待发。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他们的作品灵感,感受各美其美的艺术活力与绵延不绝的文化魅力。
部分选手谈设计灵感
来自巴西法阿瑟高等教育中心的选手 Natália Rossi的创作灵感源自一个电影公司制作的卡片作品集,她的作品也与居庸关长城文化有着些许联系。其设计理念是打破性别定式,创作一系列无性别区分的时装作品,这正呼应了长城文化中融合且多元的特征。Natália Rossi的设计作品以独特的结构和剪裁展现了前卫的理念,在材料选择上也有着别出心裁的表现。巧妙地将传统工艺融入现代时尚设计中,使作品在视觉和触感上充满了趣味和创新。
Natália Rossi设计作品
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的选手Lily Wilson的创作灵感源于其在偏僻小村庄中的生活和探索经历,这让人不禁联想到居庸关长城也处于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Lily Wilson的设计作品充满了自然元素,通过独特的面料搭配和剪裁,展现出质朴而又时尚的氛围。注重细节的处理,使每一件作品都带有独特的个性和品味。
Lily Wilson设计作品
来自日本文化时尚大学院大学的选手贾怡雯的作品系列名为“蜡笔”,创作灵感最初仅源自“光”;然而,在深入了解色彩的光学知识后,设计师开始思考人类视觉的局限性。贾怡雯通过对色彩和光影的巧妙运用,将设计作品打造成了一幅幅充满生命力和活力的画面。作品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展现了设计师对于美的追求和对文化的独特理解。
贾怡雯设计作品
来自南非德班理工大学的选手Andile Nsele的创作灵感源自非洲人对宇宙中神秘无形精神力量的信仰,这与中国人对长城有着天然崇拜和敬畏之心的精神传统形成呼应。Andile Nsele通过独特的图案和剪裁,将非洲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结合,展现出别具一格的设计风格。她的作品不仅仅是时尚的表达,更是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致敬。
Andile Nsele设计作品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理念与长城文化相得益彰,无论是国内外青年设计师,还是关心“美”的所有人,我们都邀请您积极关注2023 IYDC的进展,共同见证美,见证长城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见证青年设计师的智慧与创意。让我们一同期待,2023 IYDC带来的无限惊喜与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