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装学院是一所有着深厚家国情怀和鲜明办学特色的时尚高校。学校前身是1959年2月创建的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2月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公办服装高校。1998年,学校划归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转为艺术院校,2020年明确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学。 详情
您的位置: 首页 > 北服新闻
- 喜报!北服24位学子获得2024金纺锤·中国软装美学空间设计大赛、中国丝绸家居生活设计大赛多项荣誉
- 2025-01-03
- 来源: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
- 作者: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
- 编辑:于思佳
- 阅读次数:
-
近日,北京服装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学子在由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家纺家居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4金纺锤·中国软装美学空间设计大赛、2024中国丝绸家居生活设计大赛中斩获
金奖1项
银奖2项
铜奖5项
单项奖12项
优秀奖4项
张梦男、彭睿等24位同学获奖
刘晓萍等5位教师参与作品指导
2024金纺锤·中国软装美学空间设计大赛旨在突破纺织品与空间设计的界限,探索室内设计和空间美学的新理论和设计实践,重新定义生活环境、纺织品与整体家居空间的美学逻辑关系。2024中国丝绸家居生活设计大赛以探索丝绸作为家居设计媒介、生活方式载体的潜力为主旨,致力于拓展丝绸在现代生活方式中的产品应用可能性,将丝绸的高雅与品味融入日常生活。
获奖情况一览
2024金纺锤·中国软装美学空间设计大赛
获得金奖同学上台领奖
获得铜奖同学上台领奖
单项奖获奖同学上台领奖
优秀奖获奖同学上台领奖
2024中国丝绸家居生活设计大赛
银奖获奖同学上台领奖
铜奖获奖同学上台领奖
单项奖获奖同学上台领奖
大赛获奖证书
获奖证书
获奖作品赏析
2024金纺锤·中国软装美学空间设计大赛
金奖作品:风华·绣韵
作者:张梦男
班级:2024级研究生
指导老师:刘晓萍
设计方案灵感来源于苗族传统锦绣纹样挑花织锦,利用现代几何分割形式进行图案转化创新,通过虚实渐变、层叠手法进行整幅画面的表达设计,在配色的选择上选取比较传统高级的复古经典配色,营造出既有传统之韵又不失现代风格的图案设计。
铜奖作品:绣语苗疆
作者:刘奕欣
班级:2024级研究生
指导老师:刘晓萍
铜奖作品:织梦图腾
作者:任泓谕
班级:2022级研究生
指导老师:刘晓萍
铜奖作品:幻想乐境
作者:刘星语
班级:2023级研究生
指导老师:刘晓萍
最具时尚美学奖作品:只此一蓝
作者:沈越
班级:2022级研究生
指导老师:刘晓萍
最具时尚美学奖作品:繁绘绮梦
作者:董珂含
班级:2022级研究生
指导老师:刘晓萍
最具时尚美学奖作品:经纬之韵
作者:万菁菁
班级:2024级研究生
指导老师:刘晓萍
作品:鹡宇 百鸟新生
作者:李美慧
班级:2023级研究生
指导老师:刘晓萍
最具艺术创意奖作品:田园拾光
作者:闫佳昱
班级:2023级研究生
指导老师:黄易
最具童话视觉奖作品:灵韵生境
作者:陈何怡佳
班级:2021级本科生
指导老师:刘晓萍
优秀奖作品:午梦盛花
作者:眭媛
班级:2021级本科生
指导老师:刘晓萍
优秀奖作品:兰汐
作者:张含伊
班级:2021级本科生
指导老师:刘晓萍
优秀奖作品:繁花似锦
作者:张越
班级:2021级本科生
指导老师:刘晓萍
优秀奖作品:繁花流光
作者:熊小雅
班级:2021级本科生
指导老师:刘晓萍
2024中国丝绸家居生活设计大赛
银奖作品:古舆新行
作者:彭睿
班级:2023级研究生
指导老师:史文莉
银奖作品:缘起九色
作者:王赫
班级:2021级本科生
指导老师:刘晓萍、邓晓珍
铜奖作品:食味北京
作者:刘星语
班级:2023级研究生
指导老师:史文莉
铜奖作品:中轴诗章
作者:刘家伶
班级:2023级本科生
指导老师:孙一楠
概念艺术之星奖作品:竹林萌趣·共字蔚蓝
作者:丁晓洋
班级:2023级本科生
指导老师:孙一楠
概念艺术之星奖作品:静谧花居
作者:李远欣
班级:2023级本科生
指导老师:孙一楠
概念艺术之星奖作品:幻海织梦
作者:李姝霖
班级:2023级本科生
指导老师:孙一楠
概念艺术之星奖作品:梦启华章
作者:周丽
班级:2023级本科生
指导老师:孙一楠
概念艺术之星奖作品:时与蝶
作者:赵宵
班级:23级本科生
指导老师:孙一楠
最佳工艺匠心奖作品:顺颂时彝
作者:张宇航
班级:2023级本科生
指导老师:孙一楠
指导教师
本次获奖展现了北服学子对设计原则的深刻理解、设计趋势的敏锐洞察,以及突破创意边界的探索精神,体现了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设计教学对系统美学思维的重视。获奖作品以不同文化传统为灵感,呈现出多样性风格与创意:缤纷绚烂的贵州民族图案,质朴淳厚的蓝白经典、幻化的数字几何,童情稚趣的儿童叙事,每件作品都有独特精彩的情感故事。
北京服装学院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通过参与行业赛事的方式,倡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际场景中,凸显艺工融合、学科交叉、跨学院跨专业联合的优势,将新设计与新材料、新技术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上取得显著成果。
相关新闻
重要通知
- 关于2024年申请增设新专业的公示
24-08-25 - 关于开展2023届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的通知
24-04-02 - 北京服装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3-12-29
北服视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