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装学院是一所有着深厚家国情怀和鲜明办学特色的时尚高校。学校前身是1959年2月创建的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2月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公办服装高校。1998年,学校划归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转为艺术院校,2020年明确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学。 详情
您的位置: 首页 > 北服新闻
- 时尚传播学院与校团委携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举办“可持续时尚与未来材料工作营”
- 2024-04-27
- 来源:时尚传播学院
- 作者:时尚传播学院
- 编辑:于思佳
- 阅读次数:
-
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学院、校团委共同组织第二课堂可持续时尚与未来材料工作营活动。此次活动携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以下简称“社责办”),得到多家行业顶尖企业支持。
启迪心智:可持续材料未来趋势讲座
本次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采取讲座和创作相结合方式,讲座环节邀请到中国纺联社责办副主任胡柯华做主题演讲, 爱慕股份研发中心产品材料开发部副总监董远远、兰精集团北亚区可持续发展经理刘爽、伊士曼(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亚太区市场部经理张莉、伊士曼(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亚太区集团可持续发展经理马磊、迪卡侬中国可持续发展和沟通负责人夏艳宏、北京服装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院长张秀芹分别发言。活动由时尚传播学院副教授吴琪主持。下半场创作环节邀请美术学院副教授李栋进行讲解和指导。
与会嘉宾
主题演讲
在讲座中,中国纺联社责办副主任胡柯华“以时尚的科学幻想:《可持续未来材料白皮书》”为题,介绍提出未来时尚将由可持续材料定义。从人类中心主义,消耗自然的旧模式,转向人类与万物共生共存,赋能自然的新模式,建立自然重塑后的可持续循环体系。星球重生、资源再生和数字孪生是解锁未来世界的三个关键词。他在演讲中分享了未来材料的三大趋势:一是创造增量,向新而生:细菌、酵母、藻类和菌类等生物体是未来材料探索的重点领域,依靠生物技术,探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二是重置存量,生生不息:强调存量资源反复利用,打通循环堵点,提升循环次数。三是数字共生,连接未来:数智技术扩大材料的适配领域,提高材料利用率。
胡柯华演讲
嘉宾发言
爱慕股份研发中心产品材料开发部副总监董远远重点介绍海藻纤维来源、特性,以及最新的产品开发。作为国内自主研发的可持续科技产品,未来爱慕海藻纤维将持续关注细分人群的需求,不断创新应用,满足人们对健康、舒适体验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董远远发言
兰精集团北亚区的可持续发展经理刘爽介绍了兰精作为一家源于奥地利的跨国纤维公司,从产品创新研发层面的可持续,到从整个集团战略角度来落实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兰精的可持续战略目标清晰,富于层次结构性,覆盖的议题范围广,透明度高。集团将可持续落实在科技创新、技术落地、商业运营的各个环节,为改善产业价值链的环境绩效做出更多贡献。
刘爽发言
伊士曼(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亚太区市场部经理张莉道出了自然资源摄取、过度生产/消费和高环境足迹这些纺织行业共同面对的问题,进而介绍了伊士曼的解决方案:创新纤维产品Naia™。它由可持续管理的木浆和循环废料转化而来,采用分子回收法和独家的碳再生技术,目前最高可实现60%的回收成分,未来这一比例还有望进一步提高。由于其面料质感与真丝相似,产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时尚品牌所采用。这不仅为兼顾环保目标与时尚性提供良好的示范,也有效拓展了整个时尚行业对再生材料的接纳度。
张莉发言
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院长张秀芹介绍了聚乳酸的来源、安全性、用途与国内的产业发展现状;以严谨的数据报告和生动的示例,展现聚乳酸的抗敏、消臭、抑菌等良好性能。谈及时尚领域的应用,目前我校已经陆续开展家居休闲服、飞织鞋包、中小学生校服、体能服等多领域研发,也得到了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作为真正可降解的生物基材料,张秀芹认为,聚乳酸纤维还将进一步提升性能,未来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张秀芹发言
互动讨论
互动讨论环节由胡柯华主持,他首先邀请迪卡侬中国可持续发展和沟通负责人夏艳宏介绍迪卡侬经验。夏艳宏介绍在迪卡侬内部系统中,设计端选择材料或者设计,除了功能性指标,相应的环境影响也是量化可视的。目前,迪卡侬不仅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还在逐渐增加对社会影响的考量。
嘉宾互动
参与互动讨论的伊士曼与兰精集团,作为迪卡侬合作伙伴,提到了在可持续领域的数据集成与共享。其中,伊士曼(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亚太区集团可持续发展经理马磊特别提出,要将真实的数据分享给品牌方,注重数据透明。兰精集团北亚区可持续发展经理刘爽也提出,作为源头企业,从供应链角度去考虑问题,分享数据,兰精集团采用了区块链技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效率。
在场嘉宾一致认同传播在可持续时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各位专家结合职业经历,分享了他们在可持续时尚领域的职业发展路径。
激发创意再生环保包手绘创作
本次工作营活动下半场为再生环保包的手绘创作,由美术学院李栋副教授亲临指导。此次用到的环保包袋由社责办提供,其材料来自于废弃的展会吊旗,全部回收自国内的大型纺织展会。这些材质本身结实防水,户外使用寿命可达3年以上。往往只展示几天,就在展会结束后成为被废弃的垃圾。为此,从去年开始,中国纺联社责办将吊旗回收,融合创意设计,将其再生为个性独特的环保包袋。这一次,连同展会物料循环计划,一同走进北服。
在现场,李栋老师用丰富示例,介绍了几种主要手绘包创作手法,为同学们打开思路。随后,又结合定向征集的作品,进行现场点评。在李栋老师鼓励下,学生们展开大胆创作,为再生环保包增添更多青春气息与时尚感。
李栋进行创作指导
同学们现场尝试
用艺术赋能环保,让创意接力可持续。这次工作营不仅是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更是一个通过创作传达可持续理念的实践。在场同学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学到很多知识,也带来思想的碰撞和灵感的火花,未来希望在推动可持续时尚的道路上也能贡献力量。
作品展示与创作合影
合心合力,共创共促。本次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是时尚传播学院与校团委“绿色校园建设与生态文明教育系列活动”的第一期,今后双方还将汇聚各界力量,推出多样化的主题活动,一起打造可持续时尚共同体。
相关新闻
重要通知
- 关于2024年申请增设新专业的公示
24-08-25 - 关于开展2023届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的通知
24-04-02 - 北京服装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3-12-29
北服视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