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北服新闻

字号: A A A

  • 衣披锦绣,“简”而言之——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顺利完成甘肃简牍博物馆馆服设计
  • 2023-10-20
  • 来源: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
  • 作者:李迎军、张春佳
  • 编辑:于思佳
  • 阅读次数:
  • 9月7日,甘肃简牍博物馆开馆仪式在兰州市新馆举行。同期亮相的还有系列新馆服,由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自2021年3月起筹划设计,最终于2022年10月完成样衣制作。该设计系列以汉代简牍和服饰为灵感来源,从造型、色彩和面料等多方面体现简牍博物馆藏品的时代特征,以工作人员的服饰来全面反映博物馆深厚的文化底蕴。

    封面.jpg

    简牍博物馆馆员与讲解员着春秋装在工作现场


    在款式方面,采用汉代交领的造型特点来体现汉简的时代特征。女讲解员春秋装中上下联通的“曲裾”以贴边的方式从领口绕至裙装侧面;冬装的上衣将“曲裾”集中表现在前开襟和下摆交叠的造型上,袖口采用开敞的喇叭造型。男讲解员的领口采用交领设计,整体力求稳重大气。男女讲解员夏季均为短袖,内搭的白衬衫均为交领款式,与外套协调。

    汉代深衣形制

    讲解员春秋装、冬装设计图

    111.jpg

    讲解员着夏装、春秋装在工作现场


    馆员服装男女均采用交领装袖上衣,力求笔挺端庄,在款式细节处展示汉代文化特征。男女馆员夏装为短袖,女馆员夏装及春秋装为短裙,冬装为长裤。

    馆员春秋装、冬装设计图

    馆员着夏装、春秋装在工作现场


    在面料方面,面料为订织的织锦面料,分为夏季薄款和春秋厚款。图案以汉代织锦典型的云气纹为核心图形,又从馆藏汉简中选取“甘肃简牍博物馆”这七个汉简体文字组合成馆名,分布在云气纹之间,呼应“五星出东方”汉锦的图形构成方式。从图形和构成上均力求展现简牍博物馆的藏品时代特征。

    115.jpg

    “甘肃简牍博物馆”织锦面料


    在色彩方面,从视觉效果和文化内涵综合考量,女装大面积和男装领部采用简牍博物馆馆藏汉代纺织品中的红色,并综合考虑简牍博物馆展厅的低纯度色彩特点,使用具有醒目识别性的冷调红色用在讲解员及馆员服装上,并搭配偏暖的土红色和桔红色,使整体色彩既具有一定的群体标识性又具有稳重的文化性。

    101.jpg

    女讲解员服装色彩搭配

    112.jpg

    馆员及讲解员着春秋装在工作现场


    设计团队

    项目顾问:刘元风

    款式设计:李迎军、张春佳

    图案设计:李迎军

    设计助理:杨婧嫱、常青、蓝津津、曹珺滢

    面料监制:常青、王雪琴

    拍摄地点:甘肃简牍博物馆

    摄影:李迎军

    模特:简牍博物馆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