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北服新闻

字号: A A A

  • 为人民而设计 | 北服设计闪耀“良渚论坛”
  • 2023-12-04
  • 来源: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 作者: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 编辑:于思佳
  • 阅读次数:
  • 12月3日, 作为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之一,由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良渚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幕。首届“良渚论坛”主题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同期举办了“新时代青年汉学家分论坛”“艺术家分论坛”和“艺汇丝路”访华采风作品展等活动,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

    300.jpg

    “良渚论坛”开幕式


    在“良渚论坛”开幕式及欢迎仪式“良渚之夜”等活动中,由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杨慧副教授、顾远渊副教授、王艺璇老师等组成的设计团队担纲完成礼仪人员服装的全部设计制作工作。礼仪服装设计主题为“文明肇始”,力求将传统融入现代,是五千年文化积淀赋能的当代呈现,更是中华文化自信的形象表达,发出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对话的时尚语言。同时,作为“良渚MEI”生活美学联盟项目研究的成果,本次服装设计也是在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对良渚古代文化元素活态传承、现代应用的成功实践。

    礼仪服装


    礼仪服装整体颜色均取自良渚色彩体系。其中,服装主体颜色取自玉琮色系的鸡骨白,是良渚玉器的标志性色彩,代表着古玉白化现象,出现在受沁的玉琮、玉钺、玉璧及各种玉质装饰中。良渚的鸡骨白具有特殊的价值与符号性,象征着圣洁、高雅、隽永。

    礼服上刺绣的颜色,取自良渚古城出土的大量陶器的彩绘色——陶绘红。陶绘红属于良渚色彩中的赤红色系,在良渚文明中显得尤为特别,它来自良渚的红陶、彩绘陶,以烧制、绘制、涂装镶嵌形成的瑰丽色彩,证明着良渚人对色彩美的追求,也印证着跨越五千年的中华美学传承。

    在图案方面,设计团队深挖良渚文化精神内核,对出土的玉琮、玉璧、陶器等文物的浮雕图案和纹样进行描摹与精化。在礼仪裙装的领部与底摆处采用精纺刺绣工艺,云雷纹围绕穿梭在神鸟与神像的炯目之间,画面气韵灵动。鸟喙纹变体图案化的融合运用,让图案整体具有雷霆万钧之相,体现了五千年来华夏儿女敬天礼地祈福纳祥的人文思想。

    礼仪服装领部细节

    50.jpg

    礼仪服装裙部底摆处细节


    礼仪服装的款式设计,采用端庄雅致的新中式服装风格,将西式服装剪裁版型合体、工艺精致等优势与中式服装简约包容之美学气度融汇于一身,体现了中西共融的新时代时尚风貌。同时,礼仪裙装具有外方内圆的服装结构特征,从领口到底摆,整体线条简洁流畅,仿型良渚玉琮外方内圆的特殊形制特点,在细节处完美呈现智慧儒雅的中国新女性形象。

    303.jpg

    设计团队成员(从左至右):杨慧、王艺璇、顾远渊


    此外,为向参加“良渚论坛”的83个国家共84位艺术家介绍良渚文化遗产,将良渚生活美学体系与时代因素、社会潮流相结合,以良渚文明艺术语言、设计语言与世界文明共鉴对话,11月24日,“良渚论坛”组委会举办欢迎晚宴、艺术交流展示等系列活动。由北京服装学院杨慧、王艺璇、顾远渊等组成的师生设计团队完成的“良渚文化色彩研究暨设计成果展示秀”受邀参加“良渚之夜”艺术展示活动,以“拂晓之前”“文明初生”“时光虚河”“流转节序”“良渚色彩”“美好共兴”六个章节呈现了一场以良渚色彩为主题的服装数字沉浸式大型秀演,生动描绘了中华传统美学与现代时尚生活联结的无限可能。

    304.jpg

    305.jpg

    良渚文化色彩研究暨设计成果展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