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xueshujiangzuo

字号: A A A

  • 贯通·融合 | “北服学术讲堂”之“新文科中文理交融的深层次探讨——来自艺术人类学学科自觉的思考”讲座反响热烈
  • 2023-11-25
  • 来源:研究生院
  • 作者:研究生院
  • 编辑:于思佳
  • 阅读次数:
  • 为推进学科建设、提升学术水平,全面落实研究生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11月23日,由校学术委员会主办、研究生院承办的“北服学术讲堂”第十一讲在7号楼圆桌会议室举办,邀请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特聘首席教授方李莉作“《新文科中文理交融的深层次探讨》——来自艺术人类学学科自觉的思考”专题讲座。本次活动也是第二届北京服装学院高层次人才培养学术月重要内容之一,党委书记周志军,党委常委、副院长王小艺出席,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科研教学骨干、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代表参会。讲座由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生院院长兰翠芹主持。

    微信图片_20231125135921.jpg

    北服学术讲堂


    周志军在致辞中,对方李莉教授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她表示,北京服装学院是一所拥有深厚家国情怀和鲜明办学特色的时尚高校。作为我国第一所公办服装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中充分发挥设计力、科技力、组织力、传播力优势,积极服务国家重大项目,圆满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一系列重大活动的服装设计等服务保障工作,展现了北服担当。2023年,学校积极参加北京市属高校新兴交叉学科平台申报工作,并成为北京市属高校新兴交叉学科平台布局中的首家试点院校。“北服学术讲堂”自2022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成为学校提升学术水平、推动学科建设的生动实践,希望方李莉教授对我校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多提宝贵意见,希望老师和同学们通过“北服学术讲堂”获取前沿知识、拓展研究思维、提升研究素养和能力、产出优秀学术成果。

    微信图片_20231125135929.jpg

    周志军致辞


    方李莉教授在讲座中讲解了新文科概念,梳理了新文科产生的背景,从社会文化、哲学、直觉体悟、人类集体意识、人类生物性与文化性关系等六方面,阐释科学触及人文学科研究深处,人类学已成为基础学科。她讲到,艺术人类学的研究不仅可与艺术学、哲学(美学)结合,形成跨界性、交叉性、整体性、创造性、开放性和开拓性学科特征,还可与人的生物性、科学性研究结合,通过文理兼容形成新文科特征。最后,她提出了对于“服装学”交叉学科平台建设的学术见解。

    微信图片_20231125135933.jpg

    方李莉教授作讲座


    最后,兰翠芹讲到,方李莉教授的讲授对如何开展艺术研究起到重要的启示作用,对“服装学”交叉学科平台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理论具有系统化和智能化特征,而实践具有人性化和专业化特征,需要辩证地看待中国设计知识体系。构建中国语境下的学科知识体系建设,需要明确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研究方向和学科任务与功能,以问题为导向,研究真问题,树立真方向。

    微信图片_20231125135938.jpg

    兰翠芹发言


    专家介绍

    方李莉,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特聘首席教授,东南大学艺术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东南大学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副主任、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所名誉所长、研究员,英国杜伦大学人文学院客座高级研究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咨询专家。承担多项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出版《新工艺文化论——人类造物大趋势》《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艺术人类学》《中国陶瓷史》等20余部专著,发表论文20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科文摘、高校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多部专著获国家级、部级奖项。多部专著和论文被翻译成英文、西班牙文、法文、阿拉伯文等不同国家文字。应邀赴美国纽约城市大学、阿佛雷德大学、肯塔基大学,加拿大拉瓦尔大学,韩国弘益大学,日本爱知大学、名古屋大学等作学术讲座,为考察中国陶瓷贸易,足迹遍及不同国家博物馆。北京市第十三届、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称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先进工作者”称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授予“优秀专家”称号,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2014APEC女性领袖峰会授予“最杰出女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