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装学院是一所有着深厚家国情怀和鲜明办学特色的时尚高校。学校前身是1959年2月创建的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2月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公办服装高校。1998年,学校划归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转为艺术院校,2020年明确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学。 详情
您的位置: 首页 > 审核评估shpg
- 本科人才培养巡礼丨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坚持“三面向三立足”,培育艺工商交叉复合型人才
- 2024-12-06
- 来源:商学院、教务处
- 作者:商学院、教务处
- 编辑:于思佳
- 阅读次数:
-
北京服装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巩固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践行“以本为本”和“四个回归”,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全面开展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工作,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构建高水平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聚焦优势、强化特色,努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学校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深入开展自评自建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现推出"本科人才培养巡礼"专栏,交流分享各学院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举措、成效、特色与优势,推动本科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始建于1985年,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文化产业管理5个本科专业。学院围绕学校办学特色,坚持“三面向三立足”,即面向新文科、面向国际化、面向全面发展,立足学科特点、行业特色及北京市“四个中心”建设需求,努力建设时尚创新管理,艺工商交叉融合的时尚管理学院。
0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融合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多维赋能
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
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注重师德师风教育。扎实推进“三全育人”,严格落实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考核实施细则系列文件要求,引导教师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多名教师获得北京服装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德育奖、管理服务育人奖、躬耕教坛奖等荣誉。积极开展“红色1+1”、联学联建、校企校地合作等活动,逐步形成党建引领、专业赋能模式,带动专业课教师和学生积极融入党建活动之中,先后与北京北汽鹏龙汽车服务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党总支、平谷区农业高科技领域行业党委、中信城开运营部支部、THE BOX朝外 | 年轻力中心、平谷区山东庄镇鱼子山村开展共建,促进科研成果、教学成果落地,助推乡村振兴、“老字号”企业转型升级和非遗品牌化发展。先后荣获2023年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优秀奖、北京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称号。
发挥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和社会实践多个方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形成门门课程有思政的良好成效,2018年至2023年共计22门课程获批校级“课程思政”建设立项;2021年1位教师获得思政课程暨课程思政“最美课堂”一等奖;2023年1门课程获得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逐步形成“创想杯”创业方案大赛、人文知识竞赛、“启智杯”辩论赛、宿舍风采大赛、篮球赛等品牌活动。开展志愿服务、厚植爱国情怀,近200名同学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工作,近3年共计46名学生获评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党建和思政教育品牌活动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校企联合课程创新工作营
学生工作成效
强化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
不断推进专业教育水平提升
基于学科建设成效,推进专业内涵式发展。学院设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硕士点。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 (时尚品牌与买手企划方向) 等辅修本科专业,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培养渐成规模的教育体系。学院3个专业获批“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门课程获批“双万计划”建设课程省级一流课程。
省部级教育教学获奖荣誉证书
部分教师获奖荣誉证书
围绕学科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持续优化专业结构。2020年以来,会计学专业逐步停招,新增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进一步完善专业整体布局。强化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及教材、课程建设,推动专业建设水平提升。2019年以来,获批“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3项,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1项,荣获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项,荣获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及最佳教案奖各1项;《消费心理学》《服装市场营销》《服装成衣设计方法》获评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其中1项为重点项目。
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
持续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和水平
学院重视对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师资引进重视国际化教育背景,绝大多数专任教师具有海外研修经历。积极拓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渠道,先后与北阿拉巴马州立大学、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林学院、德州农工大学金斯维尔分校、首尔国立大学人类生态学院等知名院校进行合作;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瑞士苏黎世艺术大学、日本文化学园大学、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开展本科生交流项目合作。
国际合作工作营
国际联合课程
02强化“艺工商融合”“以赛促学”
培育学生实践创新精神和社会服务能力
加强实践教学,推进产教融合
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拓展育人资源渠道、教学场景和实习实践机会,持续推进“艺工商融合”“产教融合”。建好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践基地覆盖服装、时尚及文化产业。2023年,先后与北京红都集团有限公司、棉里创享空间文化传播(天津)有限公司、北京盈通祥业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河北新大东纺织有限公司、北京蓟城山水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形成密切合作,新增13个实习实践基地。此外,学校以中关村服饰时尚设计产业创新园为依托,与雄安容城、浙江海宁、江苏昆山、山东青岛、辽宁兴城等产业聚集地和企事业单位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将具有行业背景、具备精湛业务能力的企业专家请入课堂,开展实践教学、师资培训、课程共建和教材共建,每学年集中实践学时达32周以上,实践课时占比达30%—38%,企业实习学时达12周—16周。打造高素质双师双能教学队伍;聘请优秀校友、业内专家讲授行业知识,及时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
校企联合课程
全程贯穿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立足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将创新创业理论、训练、活动和实践等内容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商学院各专业最新培养计划中融入“创业管理基础”“创业企业模拟经营”“VBSE综合训练”“知识经济与创新管理”“商业计划”等多门双创课程;同时在全校本科生第七学期专业选修课中,增加创业选修课群,通过创新创业教学工作启发学生科技创新思维和能力。北京服装学院已获批“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创业中心”、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北京市“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和“北京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称号,同时被授予国家级和北京市众创空间。
以赛促学,完善创业大赛体系。制定重点参赛清单,开展有组织的学科竞赛。不断提升学生双创能力、丰富创业经验。学院依托北京服装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牵头举办北京服装学院“创想杯”创业方案大赛,组织参加“新道杯”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OCALE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以及POCIB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等众多大型比赛,参赛人数达401人次,获奖次数275次。2018年至2023年期间学生累计发表创新创业方面论文60篇,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以赛代学,以赛促学。
竞赛获奖证书
03以推动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为己任
彰显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特色
推进基于艺工商融合的综合教学改革。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建立“时尚管理”特色方向,夯实专业建设,推进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拓宽课程建设,开展艺工商融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深挖教材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加强课程思政,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课程思政改革。提升软硬件设施,满足专业发展需求。创新实践教学,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及技能。推动新专业申报,优化学院专业结构。拓展国内外交流合作,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促进时尚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消费升级,满足构建美好生活需要,具有责任感、领导力、商业思维、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掌握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信息管理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理论与方法,具备在时尚产业相关领域从事企业战略规划、数字化企业管理、商业分析、商品企划、运营管理、新媒体传播等工作,能够在面向未来新语境和新格局发展下,为推动时尚产业发展提出创新管理解决方案的新文科交叉复合型管理人才。
科研平台
艺工商融合工作成效
新时代新征程,商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入谋划事业发展,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围绕学校办学特色,进一步完善育人机制和培养模式,优化专业内涵建设、强化教学团队建设、抓好课程质量建设、拓展课程资源建设,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和成效。
相关新闻
重要通知
- 关于2024年申请增设新专业的公示
24-08-25 - 关于开展2023届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的通知
24-04-02 - 北京服装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3-12-29
北服视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