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装学院是一所有着深厚家国情怀和鲜明办学特色的时尚高校。学校前身是1959年2月创建的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2月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公办服装高校。1998年,学校划归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转为艺术院校,2020年明确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学。 详情
您的位置: 首页 > 北服故事
- 榜样力量 | 刘莉老师:传承创新,智造未来
- 2025-02-25
- 来源: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 作者: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 编辑:于思佳
- 阅读次数:
-
编者按:
为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激励广大师生见贤思齐、对标先进,北京服装学院将在官微陆续推出教师育人故事和学子求学历程,展示教师忠于教育事业、践行育人使命的感人事迹,呈现广大学子争做青年先锋的生动实践,进一步汇聚奋进力量,助推学校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刘莉,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长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得国家级人才青年学者获得者、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青年北京学者、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首都劳动奖章、北京榜样、首都最美巾帼奋斗者、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纺织之光”年度教师等人才称号和奖励。带领团队获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中国冰雪联合攻关单位等称号,以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
在新时代浪潮中,智能制造与高新技术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刘莉教授以卓越的科研能力与执着探索的工匠精神,带领团队在智能制造与高性能服装领域开辟出创新之路。从2022年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的“科技战袍”到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睡眠保障系统”,从冰雪赛场到数据引擎,团队以科技为笔、匠心为墨,书写中国“智”造助力国家战略的华章。
刘莉所获得的部分荣誉证书
科技加持:提升运动服装“战斗力”
自2019年起,刘莉带领团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以科技为引擎,为国家队冬季运动服开展科技攻关。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团队为中国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9支国家运动队研发训练比赛服,助力中国代表团总成绩中的5金2银2铜。比赛服解决了“快、护、暖、美”四大关键技术难题,为中国冰雪健儿披上国产“战衣”,实现超世界水平的中国造。
训练比赛服设计成品展示
在研发过程中,刘莉带领团队走遍全国10个国家运动基地,完成22支运动队400余名运动员的体型测量,构建运动员体型数据库。这些详实的数据不仅提高了运动员训练比赛服装的合体性,也为后续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团队还联合纺织科学、材料学、空气动力学、体育科学等多个领域专家,跨学科协同创新,解决比赛服减阻、合体性设计和性能评测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在面料研发方面,团队研发了几十种减阻面料,用于不同运动项目;利用风洞实验室进行大量实验,反复测试不同面料和剪裁方案的效果,最终实现多个项目比赛服的最大减阻率超过10%的目标,为运动员的成绩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风洞测试
传承创新:用科技讲述中国文化
除了追求技术和性能上的突破外,刘莉还十分重视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服装设计之中。她深知,服装不仅是运动员的战袍,更是展现国家文化和民族自信的重要载体。
在花样滑冰比赛服设计过程中,团队巧妙地运用中国传统刺绣、印染技艺,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打造出了一系列风格多元,既充满科技感又兼具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从隋文静、韩聪《Rain in black eyes》《碟中谍2》,到金博洋《曙光》,再到王诗玥、柳鑫宇《Trouble》与《Blue Suede Shoes》,彭程、金杨《夜宴》,有的以东方美学为根基,彰显传统文化魅力;有的则在借鉴西方艺术元素的基础上,融入中国传统工艺的精巧构思,实现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这些精美比赛服的背后,正是刘莉团队无数次的尝试与修改。在每次设计之前,团队都会仔细聆听音乐、沟通交流,充分理解运动员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定制,在设计图样、制作裸服、镶钻装饰,每个环节都力求完美。
团队研讨比赛服设计
比赛服设计图及成果展示
逐梦新程:智造助眠与数据赋能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刘莉迅速转向2024年巴黎奥运会。这一次,他们不仅为国家队提供高性能比赛服,还为运动员睡眠质量提供科技保障。
在备战巴黎奥运会期间,刘莉团队联合慕思集团设计生产“无差别睡感睡眠装备”,通过3D间隔织物与人体工学分区设计,使便携床垫减重30%的同时保持支撑性能,为运动员提供了便携式睡眠解决方案。这种“需求导向、技术辐射”的研发逻辑,体现了团队服务国家战略的全局视野,更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国“智”造的实力和风采。
睡眠装备设计图及成品展示
在巴黎奥运会结束后,刘莉带领团队协同多学科力量,深入开展服装人体科学、服装智能与数字化等前沿领域研究,全力以赴推进中国人体数据库建设,探索以数据为驱动、以科技为支撑的服装智能制造新路径。
“0.01秒可能决定奖牌归属,而我们的任务是将科技潜力转化为这毫厘优势。”刘莉常以这句话激励团队。回顾过往奋斗历程,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工匠精神。面向未来,她将继续带领团队在服装科技领域深耕细作、不断创新,在中国“智”造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做出更大贡献。
相关新闻
重要通知
- 关于2024年申请增设新专业的公示
24-08-25 - 关于开展2023届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的通知
24-04-02 - 北京服装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3-12-29
北服视觉
